教学设计方案(2)

时间:2021-08-31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在搭配词语、读节气歌中巩固识字,积累词语,并了解二十四个节气。

  3.感知动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能把说的内容写出来。

  4.通过课内外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了解自然的习惯。

课前准备

  1.有关二十四个节气、动物世界的音像或课件。

  2.制作语文园地中出现的生字词卡片。

  3.自然界的虚拟网站课件制作。

教学设计

我的发现

  学习这部分内容,要借助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字相同的两句话,由于标点不同,句子的意思也不同,使学生了解标点的用处。教学环节:

  1.学生自读书中的句子,同桌交流发现了什么。

  2.全班交流发现,交流后归纳出:同样的内容,标点不同,句子的意思就不同。

  3.拓展。进一步发现:同样的内容,标点标在不同的位置,句子的意思也不同。如: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日积月累

  本部分包括读读认认我会连和读读背背三项内容。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准确运用词语,了解我国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在读背和运用词语中巩固识字,积累语言。

  1.读读认认。

  a.轻声读读8组形近字和生字带出的词语。

  b.小组交流识记10个生字的方法。

  c.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介绍识字方法。

  d.变序抽取字卡,以竞赛的形式认读、扩词。

  2.我会连。

  a.明确。

  b.动手连一连。

  c.同桌交换,互相订正。补充练习:

  追赶 羽毛

  搅拌 羊群

  抖动 水泥

  晴朗的 馒头

  香甜的 财富

  宝贵的 天空

  3.读读背背。

  a.看课件或文字补充材料,了解二十四个节气。

  b.读节气歌和二十四个节气。

  c.借助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节气歌的意思。

  d.背诵节气歌。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奇妙的动物世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习的兴趣,展现对动物世界的认识与热爱。

  1.进入动物王国。

  播放《动物世界》的片段,让学生谈想法。

  2.学做解说员。

  a.示范引导:我们听听一只刺猬的自我介绍吧

  b.选择一种自己熟悉并喜欢的动物,想想它的生活习性、可爱之处,以及自己和这个动物之间发生过的一些趣事,准备发言。

  c.分小组交流,在交流中听的同学可以提高,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d.小组推荐代表比赛交流。

写话

  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让同学评一评自己写得怎么样。

展示台

  这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展示台,既可以展示收集的谚语,又可以展示自己查阅的有关自然知识的资料,还可以介绍自己收集的动植物标本。学生既动口,又动手。形式上可让学生自己组织展示,体现自主性,发挥创造性。

  1.在教学有关课文时,鼓励学生查询、积累资料。

  2.布置动物、植物展示天地。(教室中可悬挂谚语,桌子上摆放标本、资料卡片等)

  3.学生从不同方面展示才能。

  百科知识问答、谚语擂台赛、标本解说员、《我与动物趣事》讲演等。

宽带网

  教学这部分内容,有条件的可带学生到电脑房上课,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自读书中的短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2.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自然界其他的奇异现象。

  3.进入虚拟宽带网,去自然界遨游。内容包括:

  a.动物、植物的图片资料。

  b.有关的文字资料。

  c.人类仿生学的一些浅显例子。

  1.把自己从中了解到的感兴趣的内容说给家长听。

  2.建议学生到动物园、植物园、图书馆参观学习,了解更多的知识。

  建议这次语文园地教学用4课时,其中口语交际和写话用1~2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

  1.学习3、4自然段),完成作业 本作业 。

  2.了解兵马俑的阵容、神态。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4.用也许、似乎造句。

  5.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教学重点:

  1、用段意归并法归纳主要内容。要做到语句简洁、连贯。

  2、用似乎、也许造句

教学难点 :

  1、用似乎、也许造句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揭题,激情入境:

  1.导入 :在数千年文明中,有这样的一个奇迹,它是秦始皇兵马俑。

  2.读课题,想读出什么感觉?

  3.用自豪的,充满惊叹的,历数沦桑的感情,用自己的声音,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找出重点:

  1.想看看兵马俑吗?欣赏作者用妙笔为我们铺开的介绍兵马俑的画卷。

  2.快速轻声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兵马俑的?

  3.概括一下,写了什么?(板书:军阵神态)

三、了解军阵,读出气势:

  1.考虑一下,四人小组读这段,可以根据角色怎样分配任务

  2.指名小组读,为什么?(了解总分总结构)

  3.分别读前锋,主体,侧翼和后卫三句话,掌握精锐,强大,灵巧稳固的特点。

  4.根据军阵图分别指出这三类军士,并补充

  5.能根据图猜测一下当时他们是如何打仗的吗?

  6.是的,秦军依靠这支军队获得无数胜利,读一读作者如何盛情赞美军阵的。

  7.补充内,快速阅读:

  1)介绍了几个俑坑?共有几个秦俑?

  2)兵马俑分为兵俑和马俑,这段提到几种兵俑?

  8.总结,好一个威武雄壮的兵马俑。

四、揣摩神态,训练句式:

  1.导游指引下,读第四自然段。

  2.这些兵俑共有的特点是?

  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是什么意思?

  3.古代雕塑家将他们雕得像活的一样,作者又用高明方法把它们写活了,我们能把他们读活吗?

  4.介绍了哪几种,最喜欢哪个兵俑,划一划,读好它。

  1)老战士:

  A.老战士给你什么印象?哪儿看出来的?(说,读,比结合)

  B.面对这样的老战士,你由衷地感到一种敬佩,大家一起读一读

  2)小战士

  A.喜欢小战士哪点?解释稚气,读出稚气

  B.谁愿意做个年轻充满朝气的小战士,愿意读的都站起来读一读

  3)战马:

  A.战马在做什么?战马有什么特点?(抓住竖耳瞪眼,膘肥体壮的特点)

  B.没读过的都站起来读一读

  5.这三句描写的句子中,都有一个作用相当,意思相近的词,你发现了吗?

  6.出示似乎可能也许,表示什么?

  7.用上猜测的方法,能使静化为动,死变成活,欣赏一个片断描写。

  8.观察,并写句型

  9.交流,汇报。

  10.由兵马俑的面相能联想到性格,谈吐,职业,这也是联想的高境界了,要这知道这些兵俑只是一些陶土烧制出来的而已,如今我们眼前能这样生动地展示出来,得归功于技艺高超的匠人,和妙笔生花的作家了。

五、总结内容,再度激情:

  1.最后,介绍一个秦陵的略图。

  2.我们能相信,当秦陵完全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候,必然会再次令世界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