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我喜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浣净、素馨、迭代、摇曳”等词语。

  2、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同时,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用心体悟事物的能力和有独特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特的美好情感。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仿照课文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感悟作者的喜悦之情。

  2、你喜欢什么?依照课文写一写。

  【课前准备】

  1、学生:熟读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

  2、教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相信在你们多彩的童年里一定有许多喜欢的事物:喜欢小动物、喜欢和朋友交往,喜欢做梦,喜欢……今天,就让我们先一起感受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对生活的喜欢与热爱吧。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自主质疑。

  1、出示生字词语认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交流质疑。

  三、初读——了解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内容,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2、听课文配乐朗读、思考:

  (1)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抒情的线索是什么?每个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点?(每个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使12个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抒写自己喜欢的情怀的?(先写喜欢四季的不同景物,再写喜欢自然景物,最后写对社会生活的喜爱。)

  四、品读——感悟语言。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书,并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感悟最深的段落。

  2、全班交流。

  3、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读出作者“喜欢”的心情。(可采用自读、互读、对读、领读等形式,让学生从读中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

  五、研读——质疑问难。

  进一步研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先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重点体会以下问题:

  1、“我喜欢的另一种花”是指什么?为什么?

  2、我喜欢读信的原因是什么?从“泪光”二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出示第10自然段的两句话“我还喜欢看书,特别是在夜晚。在书籍里面,我不能自抑地要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涩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历史的兴亡,事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惟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联系自己的阅读体会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4、课文第12自然段省略号自成一段。它告诉了我们什么?这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课文中每段开头都反复用“我喜欢”,段落中间也反复出现,这又表达了什么?

  六、小结。

  七、仿写课文

  你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

  1、学生仿写。

  2、全班交流。

  八、全文总结。

  【设计理念】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从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选择上入手,引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读法。教师的职责是唤醒学生的个性化意识,让学生面对文本时,能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阅读的个性就越能充分发挥出来。

【《我喜欢》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我喜欢教学设计

2.我喜欢教学设计教案

3.我喜欢的教学设计

4.《我喜欢过年》教案教学设计

5.我喜欢的鸟教学设计

6.《我喜欢的动物》教学设计

7.我喜欢的动物教案教学设计

8.《我喜欢》教学设计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