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学弈》优秀教学设计

  《学弈》是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第四主题单元“体育”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则选自《孟子》的文言文。全文只有四句话,却层次分明地讲明了不专心致志便学不好本领的道理,告诉我们,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下面给大家分享《学弈》教学设计,欢迎借鉴!

  学弈优秀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学弈》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因此,我把指导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课文,自读自悟并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解。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3、学生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学生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进一步了解体会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积累文言文名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课件、古筝配乐《高山流水》

教学过程

  导入:

  1、两千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叫孟子,我们曾读过他的一句名言“生,亦我所欲也……”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去与古代的伟人对话,我们一同来学习-----《学弈》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一、初读课文感知寻疑

  1,题目的意思弄明白了,我们就来这读读课文吧。初读课文。课文已经和我们第一次亲密接触了,说说你的初步印象(都是难的印象)

  师:第一次感觉有难度很正常,接触多了,你就会发现它很美很有意思,这样吧,老师带着你们读好吗?音乐起,范读。

  2,看来大家读得挺起劲儿,能不能自己找找那感觉,自己再读读?自由读。

  3、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你有什么疑问?

二、细读解疑合作助力

  1,小组合作:

  (1)咱们的学习就从你们宝贵的疑问开始吧,就让我们用这些方法合作学习这段话。六人一小组,合作前读一读合作提示。

  (2)交流

  1、生:刚才有个女孩子提出来了,第一句话不明白,谁读明白了?课件出示第一句话(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学生交流。

  (理解者也-----练读)

  2、找三个同学配合读句子(分别读第一个人的表现,第二人的表现,最后的结果。概括出两类词语)分组配合读。

  3、为是其智弗若与?

  师:怎样才能把这句话说得更顺畅一些?先理解其意

  自由练习朗读指名同桌配合读对话,师生配合读对话,(师读问句,生读答句)师生配合直接朗读对话。

  4、师:“为是其智弗若与?”是因为他们智力不同吗?究竟是为什么?能找出文章中的句子读出来吗?自己读。“使奕秋诲二人奕……弗若之矣。”

三、品读体味赏思并行

  1、能大概说说这段话的意思吗?

  2、编故事(刚才我们理解句子,越简单越好,现在要讲故事,也就是在符合原文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发挥创造,也就是说可以添油加醋,但要填的合情合理,添得有滋有味)

读中积淀迁移反思

  1、古文还有一个特点,之乎者也比较多,数一数,本文有多少之字?我们学过的课文三峡之秋,长江之歌中的之子可理解为的,但在古文中,它有多种讲法,能说说之的意思吗?说一个两个都行。

  2、也字古今不同

  3、其实咱们说的成语有很多都来自古文,比如“心不在焉”,出自……如果有人问你专心致志出自那里呢?你可以自豪地告诉别人这句话。

  4,短短七十几个字,简简单单的故事,到今天还在影响着人们,这就是古代文化的魅力。要是能重现古人读书的情景该多好,你就是私塾里的白胡子老头,或者你就是正在温习功课的、准备进京赶考的才子,再或者你就是孟老先生,练读,配乐指名读。

五、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其实原文前面还有一句:“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能自己理解一下吗?

  师:我对这句话有了一些改动,看能否懂,让我们把这句话记在自己的心中。来,一起读:专心致志,则得也,则大有可为也。

六、板书设计

  学弈(学下围棋)

  其一人:专心致志

  (学生自创)警示语:________________

  一人:三心二意

七、作业设计

  1、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编写故事。

  2、课后读一读、背一背老师推荐的课外拓展阅读。

  学弈优秀教学设计2

  【版本学段】鲁教版五年级下册

课文内容

  此文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学习目标

  1.会写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疏通全文大意,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弄懂每一句话的意思和重点字词的意思。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录)

课时目标:读好课文,理解课文,领悟道理,引向课外

一、导课解题,了解出处

  1.板书课题《学弈》,指导“弈”的写法,理解其意思。

  2.了解孟子及《孟子》

  (1)学生汇报所查资料。

  (2)出示幻灯片简介孟子和《孟子》。

  过渡:《学弈》这篇文章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看课文。

二、读通课文,读熟课文

  1.认读生字和多音字“缴”“与”,关注读音和意思。

  2.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指导停顿。

  3.老师范读。

  4.学生借助提示练习朗读课文。

  5.学生展示读。

  6小组展示朗读(朗读高手)。

  7.全班齐读。

三、读懂课文掌握学法

  1.交流理解文言文办法:

  预设曾经了解过的几种方法:

  (1)结合课下的注释理解。

  (2)根据以往积累的知识经验。

  (3)联系上下文……

  2.用以上方法自己试着疏通全文的意思,然后同桌讨论。

  3.集体疏通文意。指六名汇报,其他人朗读原文并认

  真倾听,同意他的说法就默认,不同意就举手。

  4.强调六个“之”的意思。

  5按照集体交流的意见和同桌再说一说全文的意思。

四、领悟道理,拓展实践

  1.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补充故事《弈秋败弈》。

  (1)读题目,自己解题。

  (2)师生合作解全文,老师读原文,学生说理解。

  (3)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和蕴含的道理,体会“专心致志”的重要性。

  (4)齐读全文。

总结收获,推荐阅读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收获?

  2.推荐阅读《孟子》。

  (1)老师知道了“专心致志”这个成语原来出自于《孟子》这本书。其实很多成语也是来源于《孟子》这本书,比如:揠苗助长,杯水车薪,一曝十寒,明察秋毫,寡不敌众,茅塞顿开……

  (2)想知道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吗?那就找来《孟子》这本书好好读一读吧!

六、作业布置

  (必做)抄写课文,背诵课文

  (选做)

  1、背诵《弈秋败弈》

  2、自由阅读《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