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四、评析: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中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从以下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朱老师在体育教学中能真正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1、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而要满足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就必须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了解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因该说,学生的需求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也直接影响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点朱老师做得很好,能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来设计教学。

  2、紧扣学习目标。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采用“放养式”的教学方式,并不是让学生随意地进行活动,教与学的活动都是围绕学习目标来展开。因此,在教学中,各项组织形式和方法的选择,都服从于学习目标。

(二)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

  朱老师让学生采用以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 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从课的形式来看,这节课实际上是一节探究性学习的课,重视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试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

(三)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朱老师利用小垫子,一物多用,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跳的练习。在如何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方面,向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其实,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和理解新体育课程的理念。在课程资源中,体育教师自身就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体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体育课程资源,体育教师的素质决定了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因此,体育教师要提高利用和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实现了体育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本课就利用小垫子来进行跳高练习,从而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要的是以整体健康观为指导,应当有利于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篇三:《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从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自身特点出发,激发学生体育健身的兴趣,了解、掌握有关跨越式跳高的体育健身知识;逐步掌握跨越式跳高技能和方法;提高身体素质,促进体能发展,增强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设计的是水平三跨越单元中的一节,进一步掌握和改进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跳高是一种开放式的教材,它没有固定的动作规定,没有硬性统一的要求,这样无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选择、自我体验、自我探究的广阔学习空间,体育活动:教师结合实际,挖掘一些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材来充实体育教学内容,这与新课标相融相合。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身体状况正处在男女生身体特征变化的青春期,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正是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发展体能的有利时期,发展其跨越、速度和平衡能力以及各种有节奏的练习便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也是本课想达到的目标。

四、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和改进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

  2、发展身体灵敏素质和协调性,提高跳跃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展跳跃能力。

  难点:起跳与摆动腿配合,动作自然协调。

六、场地器材:跳高架一个,皮筋4条

七、教学流程

  (一)课堂常规《整齐队伍跑步进场》

  (二)热身活动(器材上的各种跑和跳的练习)

  (三)跨越式跳高教学(原地跨越练习---连续跨越练习—— 助跑起跨越练习——跨越式跳高完整练习——纠错与提高环节——继续练习——个体差异辅导——随堂小评价环节)

  (四)身体协调性练习

  (五)放松活动、课堂小结

八、教案

  授课年级:五年级 人数:40人 授课教师:柳敦俊

九、课后反思:

  通过跳高的教与学,我认为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解惑意识。让学生带着疑问探索“跳高”。它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使学生学会了学习技术动作的方法,拓宽了学生学习动作的思路,为学习其他技术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跨越式跳高的评课稿

2.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及教案

3.跨越式跳高的教学设计范文

4.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范文

5.跨越式跳高教学课件

6.跨越式跳高说课稿

7.《跨越式跳高》评课稿

8.跨越式跳高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