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长江之歌》的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五)反馈矫正,总结升华

  课文以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主线,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贡献巨大的特点融于一体,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进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六、【主题阅读】

  长江三峡

  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它西起四川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长二百零四公里。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江面狭窄曲折,江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时郦道元写的,书中有一段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元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瞿塘峡为长江三峡之一,西起奉节县白帝山,东迄巫山县大溪镇,总长八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但最为雄伟险峻。难怪古代诗人发出“纵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的赞叹。湍急的江流,闯入夔门,在紧逼的峡谷中奔腾咆哮。船驶峡中,真有“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

  巫峡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迄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公里余,包括金盔银甲峡和巫山十二峰,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可以说处处有景,景景相连。特别是巫山十二峰,千姿百态,其中神女峰最高。神女峰宛如一位少女,婷婷玉立于云雾缥缈之中,时隐时现,给人间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两岸风景优美,大诗人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等都曾游此留诗。

  西陵峡东起香溪口,西至南津关,约长七十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个,以滩多水急闻名。整个峡区由高山峡谷和险滩礁石组成,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自西而东依次是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四个峡区,以及青滩、泄滩、崆岭滩、腰叉河等险滩。解放后,经过多年的整治,航道已大为改善,从而结束了“三峡千古不夜航”的历史。

  即将建成的三峡大坝水电站正位于西陵峡中部宽敞处,目前工程进展迅速,夜航西陵峡,可见两岸灯火通明,车水马龙,施工场面蔚为壮观。

  下行至南津关,见江面豁然开朗,这就是长江三峡的出口。北岸为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宜昌三游洞景区,比邻气势恢宏的长江葛洲坝水电枢纽,共同构成环大坝平湖风景区,使宜昌作为长江三峡旅游的起点或终点城市,更加具有现实的意义。

  在这壮丽的山川之中,曾经闪耀着大溪文化的异彩,诞生过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才女昭君。三国时代,这里曾是吴蜀相争的战场。唐宋以来,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苏轼、陆游等许多诗圣文豪,在这里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诗章。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今天我们优秀的人民,将以创造性的劳动,开发三峡,建设三峡,把它装点得更加美丽多姿!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阅读感悟:

  读了苏轼写长江的美文,写写自己的感想。

  七、【轻松课堂】

  按课文原文填空。

  你从雪山走来, _________________;

  你向东海奔去, _________________,

  你用甘甜的乳汁, _______________;

  你用健美的臂膀, _______________,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 _______________,

  你向未来奔去, _______________,

  你用_____________,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_____________,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八、【课外练习】

  1、ABC层必做

  (1)修改病句。

  A、为了参加市田径运动会,刻苦地进行训练。

  B、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

  C、滨海市的小学生开展“学赖宁,争当好少年。”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中的“你”指______________,文章采用第______________人称来写的。全诗赞颂了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

  2、AB层必做

  (1)仔细地读几遍关于长江的资料,从中找到灵感,仿写下面的句子。

  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就是那辛勤的园丁。入学时,是老师领着我们参观,让我们熟悉校园。上课时,是老师在黑板上书写,帮我们领会课文。演出时,是老师为我们整好衣服,带我们登台表演。春游时,是老师指点远山近水,教育我们热爱祖国。老师就像园丁一样,用双手精心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①“领”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A、了解;B、引,带;C、颈,脖子;D、衣服围绕脖子的部分。

  联系语段的内容,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标号填在括号里。

  领着( ) 领会( ) 衣领( )

  ②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A、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B、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C、老师精心培育我们。

  ③这段话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清主要意思的?

  ④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写下来。

  ⑤请将这篇短文按诗歌的形式抄下来。

  3、A层必做

  下面都是描写长江的诗句,请你填写完整并背诵积累。

  ①_______________,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_______________。

  ②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_______________。 不管风吹浪打,_______________,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  九、【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课文《长江之歌》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课文长江之歌的教学设计

2.课文《长江之歌》的教学设计范文

3.小学课文《长江之歌》的教学设计范文

4.课文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5.课文《长江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6.长江之歌课文

7.《长江之歌》课文的原文

8.《长江之歌》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