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的教学设计教案(2)

时间:2021-08-31

  他对 乖巧的小妹 写道:

  ……

  师:好,同学们,请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诗人的心声。谁先来!

  学生指名交流。

  师:我想,刚才同学们所说的,一定也是诗人想说的,那这些就是诗人想说的所有的心里话吗?

  (回环读)

  这份对父母的牵挂,三言两语怎能写得完呢?这正是 —— 欲作家书意万重

  敦厚的兄长多年未见,不知近况如何呀?儿时的快乐时光怎能一一书写出来呀!这正是 —— 欲作家书意万重

  故乡啊故乡,我是多么想回来看看你呀。一起读 —— 欲作家书意万重

  (二)品读“说不尽”“又开封”

  1 )师: 这份浓浓的思念和牵挂怎是几张薄薄的纸所能承载的呀,正如他自己说的 —— 复恐匆匆说不尽(板书:说不尽)

  师:“说不尽呀说不尽”,说不尽的是什么?(思念 牵挂问候 ……)

  师:用上一句的3 个字,那就是—— 意万重

  师:千言万语浓缩成了三个字,这是一份多么厚重的思念呀!正是因为意万重,正是因为说不尽,诗人才会—— 行人临发又开封

  (板书:又开封)

  2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封”是什么意思?(信)

  “开封”是什么意思?(打开信)

  “又开封”是什么意思呢?(又把信打开)

  师:把信封好,拆开;再封好,又拆开。诗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呢?(生谈)

  师:因为说不尽,所以—— “又开封”

  师:知道“行人临发又开封”中的“行人”是什么人吗?(捎信的人)

  是专门送信的人吗?

  补充资料:古时候并没有邮政局,也没有邮递员。老百姓的家书要么由家中的仆人传送,要么就是托人捎带。诗中应该属于什么情况?(托人捎带)你们知道吗?对于游子来说,遇到一位可以捎家书的人,是多么不容易呀!

  师:张籍“又开封”是在什么时候?大家来看这幅图。诗人将千言万语化作书信交给行人,行人收好信件刚要离去,诗人叫住了他,拆开信件,看还要补充些什么,这正是——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行人坐上马鞍,准备启程,诗人又大步跑上前叫住他,要回书信查看,他担心自己对家人的话没有说完呀,这正是——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行人不明白,诗人为何要反反复复查看这封信呢,他说—— (模拟“行人”和张籍的对话。

  “行人”:张籍啊张籍,你怎么如此麻烦,为何反反复复拆信查看?天色已经不早,我得启程赶路了。

  张籍:)

  师:面对行人的发问,诗人会怎么说呢?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可能不明白诗人此时的心态,他独自一人漂泊他乡,已经十年没有回家了。如果你对他有更多的了解,或许会有新的体会。

  补充资料:张籍简介

  张籍,中唐著名诗人。其文学成就极大,但仕途却并不顺利。原籍吴郡(现在的江苏苏州),后来迁到和州乌江( 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 。由于家境贫寒,他很小的时候就远离家乡,四处求学、作诗,也数度返回故里,一直没有找到立身之所。大约三十岁左右,得到韩愈的赏识和推荐,后来凭借自己的才华考取功名,却又默默地做了十年九品芝麻官。

  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在外漂泊又已近十年。十年来,他无时无刻不想起故乡,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想起儿时一起玩闹的兄弟姐妹,可是这一切都只能深深埋藏于记忆深处了。而这一封家书不知道要何时才能送到远隔千里的家人的手中。

  师:读了这段材料,我们再联系杜甫写下的诗句“家书抵万金”,此时的诗人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假如你就是诗人,面对行人的发问,你会说些什么?

  (生交流)

  师:在外漂泊与家人联系,只能靠这封家书啊。这封饱含着万重意,价值抵千金,分量沉甸甸的家书,诗人怎能轻易地就把它发走啊。在发走之前,他怎能不开封呢!来,我们齐读后两句——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也忍不住想吟诵一回,可以做我的听众吗?

  师吟诵。你们也一起来,用朗读把诗人的这份思乡情传递给远方的亲人吧。

  师:诗人因秋风而起思乡之意,欲提笔却难诉万千离愁。终于,捎信人带着这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信渐行渐远,诗人一直站着,望着“行人”远去的方向……

  这一刻,诗人的感受,他的朋友—— 孟郊也深深懂得,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课件出示: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归信吟》)孟郊说当家书被带走的那一刻,自己的心好像也被带走了。就像诗人此刻身在洛阳,心却早已回了故乡。这是一份深入骨髓的思乡情呀!让我们再次吟诵《秋思》(配乐朗诵)。

  四、拓展延伸,凸显“思”情

  1. 师: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与孟郊。那时候山遥路远,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啊!离乡的人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寄托于这封薄薄的家书了。你们看——

  课件出示:

  师:一封家书寥寥数字,却重比千金。李绅写下了——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 李绅

  师:在游子的心中,大雁也是那可爱的信使呀。难怪杜牧说——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 杜牧

  师:望眼欲穿的家书等得游子心都碎了,陆游曾写下——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 陆游

  五、默写古诗,沉淀“思”意

  1. 师:借家书抒发思乡之情的古诗还有很多很多。故乡是游子心中永恒的家,而乡愁又是诗人心中难解的结啊。诗人张籍将对故乡的思念与牵挂藏到了书信的背后,就这样化作了这首《秋思》。最后,让我们一起将这首充满诗人思乡愁绪的《秋思》默写下来,以表达我们内心的一份祝福。(生默写古诗)

  2. 作业链接

  根据古诗内容和插图发挥合理想象,将《秋思》改编成一个小故事。  六、板书

  秋 见秋风

  作家书 思乡

  思 说不尽

  又开封

【《秋思》的教学设计教案】相关文章:

1.秋思教案设计范本

2.张籍秋思教学教案设计

3.《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

4.《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

5.天净沙·秋思的教学设计

6.《天净沙·秋思》的教学设计

7.《秋思》的教学反思心得

8.《天净沙·秋思》优秀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