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的优秀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五、总结拓展作业

  (一)看着板书总结

  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水这位魔术大师的变化无穷,了解了水被太阳一晒,变成了汽,汽聚集一起又变成了云,云儿遇到冷风,又变成水珠落下来,叫“雨”,变成小硬球打下来,叫“雹子”,变成小花朵飘下来,就“雪”。

  1、下面请大家打开《课堂作业本》第61面,完成30课作业的最后一道题。

  2.反馈,指名回答。

  (二)拓展

  1、过渡:在生活中,水还会变成其他东西呢!让我们好好想一想:水还会变成会什么呢?

  出示图片,学生猜,教师点击答案:冰、露珠、彩虹、雾

  2、你能学着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话吗?

  出示句式:

  有时候,我变成 ,人们管我叫 。

  3、同学们的观察可真仔细。这节课我们见识了水的变化多端。下节课我们要去参观水的不同功能的家,还要领略水的脾气。

  板书:

  30、我是什么

  云

  汽

  水 雨 雹子 雪

  落 打 飘

  课后反思:

  《我是什么》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及朴实而生动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能积极地思维,并通过学习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它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我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

  一、整体感知

  为了突出这个“变”,我采用学生很感兴趣的一个魔术师吸引学生兴趣。课的导入由一首谜语引出,经过预习,学生自然地猜出是“水”。从而,让学生明白小魔术师就是“水”。本节课我把自己也融入到课文,让学生和我一起进入这个角色,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让学生尽快投入到角色中,按课文特点进行教学,仅能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二、紧扣主线,理解朗读

  围绕“变”字进行说明介绍,根据水的形态变化,我们从变“云”,让学生理解云的变化过程,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老师参与到我会变“云”,激发学生的参与面,调动学生的兴趣。接着,就是抓住“雨”“雹子”“雪”不同的变化,重点抓字词,“落”“打”“飘”,这三个不同的现象,由不同的方式从天上下来,通过动作表演。知道了“雨”是天上落下来,“雹子”是从天上打下来,“雪”是从天上飘下来。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在读“雹子”“打下来”要重点;读“雪”“飘下来”要轻点,慢慢的;读“雨”“落下来”不慢不快。让学生明白,用词的准确性。我将水的不同形态以板书、简笔画的形式展现在黑板上,使学生感到一目了然。而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认为“雹子”可能不是很熟悉。通过课件,适当点拨向学生解释“雹子”是空中降下来的冰块,多数出现在晚春和夏季的午后伴随雷阵雨出现。冰雹给农作物带来很大的危害,大的冰雹对人、畜、建筑物也会造成危害。

  但是,我在很多环节的处理上还不到位,比如:

  1.生字教学环节,我只是强调了生字的读音,对字形有所忽略,没有在具体语境中识字,没有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节课要认识这么多生字还是有难度的。

  2.教学第二自然段时,重点是理解几个动词的用法,通过比较来体会雨、雹子和雪的落下来方式不一样,从而知道课文用词的准确性。在实际教学中,这个预设并没有很好地落实,没有引导到位,导致在朗读的时候,没有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3.很多环节,老师还是不放心学生,总是牵着学生在学,而没有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去说。

  总之,与最初的目标定位相距甚远。

【我是什么的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相关文章:

1.我是什么的教学设计模板

2.我是什么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3.我是什么的教学设计

4.我是什么的优秀作文

5.我是什么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6.课文《我是什么》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7.《我是什么》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8.课文我是什么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