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子里的铜钱》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毽子里的铜钱》教学设计(精选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毽子里的铜钱》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毽子里的铜钱》教学设计

  《毽子里的铜钱》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读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词语,并体会它们在文中表达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描者心情变化的词句,体会卖山薯老人的善良、纯朴和“我”对老人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老人栉风沐雨的辛苦和善良、纯朴的美好心灵。

三、教学准备

  课前去市场、集市上观察、接触小贩,尤其是卖东西的老人,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及他们的内心世界。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老师已布置大家去接触观察了小贩、卖东西的老人,你对他们有了哪些了解?你有些什么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课文读一读,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认准字型;

  2、想一想文章围绕毽子里的铜钱讲了一件什么事。

  3、刚才我们读过课文了,谁来说说这位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细读感知感受老人形象

  1、学生细读课文,思考:那么这是不是一个小气的老人呢?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1)老人的“小气”主要体现在对待“二婶”的态度上。学生读相关的语句。

  老人为什么会连一个铜板也那么在乎呢?(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和老人小贩的身份,体会到老人做的是小本生意,这样“少一个铜板也不行”是生活所迫。)

  (2)老人的不小气,则体现在对待小作者“我”的态度上。主要抓住以下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

  A、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说:“给你吃。”(抓住关键词“一声不响”“笑呵呵”等,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体会,再指导学生朗读。)

  B、老人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里,摸摸我的头说:“小姑娘,我怎么会拿你的钱呢?不过你的好心肠,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他又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给我说:“再给你一个。”(抓住“半天才明白”“永远不会忘记”,引导学生体会,再指导学生朗读。)

  (四)品味赏读,积累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亮晶晶”、“热烘烘”一类的词语,体会它们在文中表达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结合全文,体会句子的意思。

  3、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自由读或者背诵,体会感情。

  (五)拓展延伸

  1、师:文中老人的两块烤山薯,使我温暖至今。我不仅得到了两块烤山薯,而且得到了用金钱买不到的关爱。确实,金钱有时能买到一些具体的物品,却买不到一些无形的东西,比如钱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钱能买到药品,但是买不到健康。请你想一想,钱还能买到什么却买不到什么?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然后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2、全班交流,相互评议。

(六)布置作业

  《毽子里的铜钱》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会认8个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3.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亮晶晶”之类的词语,体会它们在文中表达的意思。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的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找出“亮晶晶”之类的词语,体会它们在文中表达的意思。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小黑板

教法学法:

  导读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导入揭题质疑

  同学们知道毽子什么样子吗?课文围绕毽子里的铜钱。,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

  1.读课文依据课后生字表,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将课文读通顺。

  2.找同学认读生字。

  3.请同学领读,开火车读。

  4.小组内分段读课文。

  5.集体读课文,读自己喜欢的段。

  6.小组推荐同学分段读课文。

  7.在文中找出如“亮晶晶”一类的词语,体会他们的意思。

  8.理解词语

  栉风沐雨:用风梳头,以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历经艰辛。栉:梳头,梳理

  谦卑:谦虚而恭顺。

  引导学生比较同义词,体会表达含义的不同。

  谦虚:有自知之明,不骄傲。

  谦恭:谦虚而恭敬。

  谦逊:谦虚恭谨,多指态度谦让、有礼貌。

  佝偻:脊背弯曲

  9.组内分角色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10.小组推荐读课文

  三、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

  2.分叫色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畅谈所得。

  过渡:同学们很善于动脑筋,下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看看自己能体会到什么,有什么疑问?

  生自由读。

  过渡:读了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谈一谈?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读第一、二小节,文中用了黑漆漆,亮晶晶,香喷喷,笑呵呵等词语,通过这些词语你说明了什么。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分角色读第三、四、五小节。

  3.理解为什么愣愣的,老人在想什么,我在想什么。

  4.根据理解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5.小组推荐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6.默读六、七、八小节。小组讨论为什么我的心理不安?

  7.老人为什么不要作者的钱?体现了什么?

  8.为什么我的心理空落落的?

四、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读剩下的几个小节。

  2.讨论理解热烘烘、栉风沐雨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3.请同学分角色朗读师生间的对话,体会作者的心情。

  4.小组讨论对我和卖山薯的老人来说毽子里的铜钱珍贵吗?为什么?

  5.作者从老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老人从作者那里得到了什么?

五、作业

  1.听写生字新词

  2.预习《语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