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1、培养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自主认识7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引导能按笔顺规则正确、美观地书写“呼、洞、冷”3个生字,能自我审视间架结构,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任务

  任务一: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任务二:巩固生字,书写生字:“呼、洞、冷”。

  学习检测

  1、比一比,再组词。

  干( )同( )由( ) 冬( )

  汗( ) 洞( )田( )东( )

  2、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冷又饿 又( ) 又( )

板书设计

  蚂蚁 和 蝈蝈

  夏天 搬粮食 乘凉

  冬天 躺在洞里 又冷又饿

过程设计

  激情导课

  1、出示蚂蚁图:看到蚂蚁,你想说什么?(板书:蚂蚁)

  2、出示蝈蝈图:它是谁?看老师写这个词。

  (板书:蝈蝈)谁来喊喊它?指导读好轻声。

  今天我们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两个可爱的昆虫之间。板书:和。

  3、读课题:蚂蚁和蝈蝈

民主导学

  任务一: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策略: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遇到难读的生字、词语、句子要多读几次。

  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巡视;学完评价。

  (读书姿势、握笔姿势、写字姿势,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检查绿线里的生字

  乘凉 强调“乘”和“凉”都是后鼻音。

  你夏天的时候会在哪儿“乘凉”?

  (大热天在阴凉的地方休息,这就是乘凉)

  刮起来 强调后两个字读轻声。

  躺、装 蚂蚁躺在/装满 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指导怎样读好长句子。

  饿 又冷又饿 又( )又( )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吗?

  板书:夏天 冬天

  学习生字:冬

  冬,是一个会意字。知道古时候的人是怎么写冬的吗?

  我们看甲骨文,古时候的人把绳子两头打结表示一年的结束,因为冬天会结冰,后来人们又在下面加上两块冰来表示冬。我们来看看现在冬是怎么写的。先看老师来写,“折文头下加两点”。我们一起来书空。

  3、检查课文朗读,随文学习生字,板书生字

  (一)第一自然段师生探究点

  1.夏天蚂蚁在干什么呢?

  2.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

  3.你们知道小蚂蚁在干什么吗?

  (板书:搬粮食)指名读,注意轻声音节

  (1)学习生字“粮”

  A、你们知道哪些是粮食?

  B、粮食的粮是——米字旁。

  用心地看看米作为一个字和一个偏旁有什么区别?“米”做偏旁最后一笔变成点,为什么要变,不变就会打架,所以先出来的让一让,这叫谦让。

  C、记字方法:

  用加一加的方法。用换偏旁的方法(浪,娘,狼)。

  D、写字:米字瘦瘦左边站,捺笔变点缩一缩。良字紧贴竖中线。

  E、把这个字送回句子中,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2)学习生字“汗”

  勤劳的小蚂蚁搬粮食累不累?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满头大汗”指名读。

  A、你什么时候会满头大汗?(你见过谁满头大汗?)指名说话。

  B、积累关于汗的成语

  汗如雨下 汗流浃背 挥汗如雨

  C、这个你会填吗?

  一( )汗 (头、身、滴、把、脸)

  D、写字。

  E、读读第一小节。

  (二)第二自然段师生探究点

  1、读课文第二小节,纠正字音。

  2、蝈蝈们在干什么?这个样子就叫——自由自在

  出示:“自由自在”指名读。

  A、语言训练点:鸟儿在天空 地飞。

  鱼儿 ( ) 。

  ( )。

  B、“由”,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田)

  让它变魔术!甲 申 电 油 汉字真奇妙!

  C、一起写写。

  D、把自由自在送回句子中,读第二小节。

  (三)第3自然段师生探究点

  1、读第三小节。注意读好长句子。

  2、你能用黑板上的词语来说说今天学的故事吗?

  任务二:巩固生字,书写生字“呼、洞、冷”。

  1、这个小节中藏着3个生字,出示:呼、洞、冷(齐读)

  2、你有什么好方法,教教大家。 (音形义结合)

  (学生自学交流,老师推荐方法:呼吸用口,洞里有水,冷里藏冰。)

  3、仔细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发现?怎样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4、师范写,生书空(呼、洞、冷)

  5、学生在田字格本上写一写左窄右宽的字,老师巡视。

作业设计

  背诵《练习七》成语:“有备无患,防患未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2

  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蚂蚁和蝈蝈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的对比,使学生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乐观生活态度,歌颂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4、分角色演课文故事。

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谈话:小朋友们,树林里有一棵老树,他见识可多了,林子里发生的事他全知道,你们想不想听树爷爷讲故事?

  请小朋友仔细看,认真听。播放课件:(有一棵老树说话:“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就给大家讲个蚂蚁和蝈蝈的故事吧。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2、师范读: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好冷啊!你冷吗?(出示句子: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谁试着读读这句话,指名朗读,学生评价相机,字理学习“刮”

  刮字左右结构,立刀旁,立刀旁与刀有关。同学们想想,平时小刀刮到手会有什么感觉?那冬天的风吹到脸上像刀刮一样,也是很疼的,这样的冬天非常的(冷)哪个小朋友再来试试,把冬天的冷读出来。(指名朗读,学生互评)

  3、在这寒冷的冬天,我们一块到小蚂蚁家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课件显示蚂蚁洞图)

  4、我们再去看看小蝈蝈,哎呀,他们怎么啦?(课件显示蝈蝈过冬图)

  5、看到这样的情景,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质疑。)

  6、你们真会思考,树爷爷听了你们的回答,很高兴。(课件显示:老树爷爷笑着说:“是呀,蚂蚁和蝈蝈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结果呢?聪明的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吗?)

  (二)、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好!请同学们打开书113页,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1、 把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自评)

  2、 小蚂蚁在这炎热的夏天里——搬粮食。那他们是怎样搬粮食的?(课件显示蚂蚁搬粮食)

  3、(课件出示句子: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指名朗读,互评。

  4、、小蚂蚁在辛勤地劳动,有的背,有的拉,你想一想,蚂蚁劳动的时候,还会有那些动作?能不能把你刚才想好的词放到这个句子里说一说呀?

  5、蚂蚁累得(满头大汗),我们看“汗”字,哪位同学能结合字理知识说说怎样记汗字。

  (出示“汗”字生:“汗”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一“干”活的“干”字,干活就会出汗。(点击“汗”字的字理演变)你们看,小蚂蚁的额头上大滴大滴的汗珠流下来,小蚂蚁个个满头大汗,这说明什么?谁来夸夸小蚂蚁。

  6、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夏天这么热,可小蚂蚁不怕苦,不怕累,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把对小蚂蚁的赞美之情读出来。如果加上动作更能干了。(指名读,互评,全班齐读)

  (三)、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那蝈蝈是怎样度过这炎热的夏天的?(课件显示蝈蝈乘凉图)

  2、、(相机出示句子: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齐读。指导朗读(蝈蝈想唱歌就唱歌,想睡觉就睡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自由自在)你能读出蝈蝈的自由自在。(个别读,生评)

  3、比较句子练习朗读,引读(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

  4、蝈蝈笑蚂蚁是傻瓜,想想蝈蝈当时会说些什么?

  5、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配上动作表演)

  6、分小组演读,请一个小组来汇报。学生点评。

  (四)、回顾课文第三自然段,展开讨论。

  (过渡)蚂蚁就这样辛勤的工作着,蝈蝈就这样自由自在的玩耍,转眼间,冬天到了……(学生接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讨论①你们现在明白蚂蚁和蝈蝈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结果? ②蚂蚁傻不傻?

  (五)、练习背诵

  这个故事多有趣呀!你们试着把它背下来。

  小朋友们,今天树爷爷不仅给我们讲了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他还邀请我们到“开心果果园”去做客,我们出发吧。

  (六)、课外延伸。

  小朋友们,我们来到开心果果园,这里有音乐厅、童话屋、知识窗,动物园,你们选择你喜欢的地方的地方点击进入。

  小朋友们,谁来说说,你在开心果果园都看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