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八年级语文《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父母的心》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语文《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父母的心》教学设计1

  一 教学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理清文章基本脉络。

  2 品析词句,能够对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有自己的体会。

  3 初步尝试在遵循原作的基础上改写小说情节并加入合理想象。

  二 教学重难点:

  1 体悟词句中蕴含的情感。

  2 对文本的改写融入情感与想象。

  三 教学对象及课时:八年级 一课时

  四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五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 完成生字词预习,全班齐读。

  濑户 ( ) 褴褛 ( )

  女佣 ( ) 酬谢 ( )

  失魂落魄 ( ) 一妥百妥( )

  2 直接入题

  同学们,你们好。你们有没有试过把一篇小说改成叙事诗?今天我们来尝试一下改写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

  有人曾这样评价这篇文章:故事简单,语言朴素。但是在简单的故事背后有着复杂的矛盾关系,在朴素的语言背后又蕴含着多种真情。今天我们的学习就运用改写小说的方式,围绕着故事情节和语言这两个话题来展开。

  (二)环节一 ——读故事,体会简单故事背后的矛盾冲突。

  1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的1-5段,结合学案老师改写的叙事诗填空,并观察这些词语间有什么联系。

  2 请几位同学抢答填空,并谈谈自己对词语间关系的发现。

  总结:作者采用对比为我们创设了人物之间的矛盾。两家人,一富一穷,一个孩子成群,一个膝下无子,一个到处讨生计,一个衣食无忧。正是鲜明的对照让我们的主人公在矛盾冲突中登台,从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同学们,如果我们要将小说改写成叙事诗,一定要遵循文章原有的矛盾冲突。齐读改写内容。

  4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的6-15段,找找作者在这里设置了哪些波澜?

  5 请两位同学起来说说。

  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就围绕在送与要的矛盾之间。作者在很简短的篇幅中就制造了三次矛盾,在叙事手法上我们叫它“一波三折”。

  (三)环节二 ——品味文本,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多层情感。

  1 请同学朗读6-15段(开火车),并将自己喜爱的词和句子画下来。

  2 点评同学的朗读。

  3 请同学起来说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词语。

  总结:同学们找的词往往都是刻画人物神态的。作者虽然着墨不多,但却运用神态的变化将人物送子要子时的痛苦表达地淋漓尽致。我们在改写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用上这些词。

  4 请同学起来说自己觉得包含情感的句子,先读,再说,再读,力争读出情感。

  总结:这些朴素的语言没有任何华丽辞藻的雕琢,但却是父母的肺腑之言,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亲子之爱是天下最纯真的感情。

  5 请齐读15段。

  6提醒同学注意两个隐藏信息。

  作者采用留白的方式,在文章的很多地方都给读者留有想象空间,去推理故

  事中的情境和人物的感受,去体验这对父母痛的深度。我们在改写的时候,要注意补充合理的想象。

  7 请大家齐读老师的改写内容,并尝试运用母亲的口吻改写要回小女儿的环节。

  8 同学展示作品。

  9 教师展示。

  (四)总结全文,这究竟是怎样的一颗父母之心。全班齐读。

  (五)布置作业

  从贵妇人的角度改写结尾,加入自己的合理想象和情感体验。

八年级语文《父母的心》教学设计2

  一、导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师导入:我们今天学习日本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川端康成的一则小说《父母的心》。

  板书课题:父母的心 川端康成

  师在黑板上画出一颗红心。问:若给这个红心里添加一个词语,表达父母之心里最为宝贵的是什么,你觉得最适合添加的词是什么?

  明确:爱

  师:父母对于子女的疼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朱自清在散文《背影》里,以执意送儿子上火车并给他买橘子来表达;林海音追忆小学读书时一次雨天不想上学,被父亲打,他又担心我冻着送来花夹袄。在生活里,你的父母之爱心又是怎么体现的呢?

  师:思考,川端康成在《父母的心》一文里,父母的心又表现在哪里呢?

  引导概括全文内容:本文讲述了穷人父母不舍得送掉自己孩子的故事。

二、梳理文脉,理解父母之爱

  (一)认识到这个家庭的穷困

  师:这个家庭的穷困你从哪里知道的?

  阅读文章片段:

  1.有个四十岁上下的男人,他也引人注意:他带着三个孩子,最大的七八岁。孩子们看上去个个聪明可爱,可是每个孩子的衣裳都污迹斑斑。(这是做直接的外貌描写。由此看出这个家庭孩子多,而且生活比较窘迫。师问:为什么不用“衣衫破烂不堪”来描绘?明确,这个家庭虽然穷困,可是父母还是竭尽全力照顾好他们。只是孩子们调皮,加上母亲怀里还有小孩子占着身子,衣服换洗不及或没有换洗衣服)

  2.“哪里的话,老实说,我还有一个吃奶的孩子。穷人孩子多了更苦。不怕您笑话,我们夫妻已没法子养育这四个孩子了!但又舍不得抛弃他们。这不,现在就是为了孩子们,一家六口去北海道找工作啊。”(这是语言描写。以父亲的口吻,说出家里的穷困状况,已经到了无法养活这几个孩子的地步了。)

  3.师:有的同学还会从别处文字里,看到这个家庭的贫困——你能找到这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