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小石潭记》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5、 听课文录音,并轻声跟读,注意朗读节奏。

  6、 师生共同疏通文意。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个别指导)

  7、检查小组学习效果。

  (1)、指名翻译课文,(2名学生)

  (2)、出示练习题。(播放.课件)

  古今异义:

  去:(古)离开(今)前往,到某处

  怡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一词多义 :

  以: 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 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

  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3) 翻译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问题,小组先讨论,然后教师指名回答。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小石潭的?

  (2)、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验证这个“潭”确实是“小潭”,而且也是“石潭”吗?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1、播放.课件,指导学生背课文。

  2、、提问:

  (1)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用到了哪些动词?  (2)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