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负荆请罪》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课文《负荆请罪》教学设计范文

  1、知识与技能:熟读课文,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和来源;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按剧本排演;

  2、过程与方法:总体分析剧本的特点,以课文为例分析特点;观看相应的故事片断,加深对课文及语文特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剧本语言的阅读品味,感受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面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2、在叙述这个故事时,课文在写法上与其他写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交流:

  ⑴分幕。本文这两幕之间有什么关系?

  ⑵运用语言描写刻划人物。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⑶ 用方括号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指读方括号中的内容。

  ⑷ 用小括号来表示语言的动作、神态表情或其他补充说明的内容。

  ……

  二、精读体会:

  1、你认为哪些语言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特点?请结合具体的语言来谈谈你的理解。

  进行朗读指导。

  2、除了用语言刻划,还有什么方法?

  ⑴ 运用了对比。

  廉颇与蔺相如对比,突出了什么?(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蔺相如与韩勃对比,突出了什么?(蔺相如的沉着)

  廉颇的前倨后恭态度对比,突出了什么?(廉颇的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⑵ 用小括号写了提示语,交代了语言表达时的神态、动作,找出文中的小括号,比较有与没有的区别。

  你能为没有提示语的语言加上小括号吗?

  小结:动作、神态必须与语言感情相一致,有了表演性。

  分角色朗读,不读小括号而用神态、动作代替。

  ⑶ 设置了激烈的矛盾冲突:

  侮辱——避让; 负荆请罪——双手扶起;

  3、观赏相关片断。

  三、总结延伸。

  1、这几个人物中,你最欣赏谁?为什么?

  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⑴ 对课文的处理:表演;

  ⑵ 仿写剧本,或改写文章;

  ⑶ 学习文中的人物精神;

  ⑷ 学习课文与观赏相关故事片断相结合的感觉。

  四、作业:

  排演课本剧;仿写一个剧本。

  [板书]

  21.负荆请罪

  蔺相如 避让 双手扶起 深明大义

  宽容大度 以国家利益为重

  廉 颇 侮辱 负荆请罪 勇于认错

  知错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