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教学课件(2)

时间:2021-08-31

  三、测量上浮物体在水里受到的浮力

  1、再次用手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注意体验手的不同感觉。

  2.为什么把泡沫塑料块按入水里突然松开手它就会快速上浮?(浮力远远大于重力)

  3、当我们用手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既然浮力远远大于重力,那么,它受到的浮力等于什么?能用弹簧秤测出来吗?

  4、看课本第13页的示意图,小组讨论:“浮力=重力+压力 =重力+拉力”的道理。(贴图示板画)

  5、教师演示实验:把小竹绑穿入滑轮的孔中,卡在水槽两边的凹槽内,按到靠近底部处,倒入水,再把系泡沫塑料块的线拉过滑轮,另一端钩在弹簧秤的挂钩上。

  6、测量同一个泡沫塑料块一半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两种状况时的排开的水量、浮力。

  (教材中测泡沫塑料块“小部分浸入水中”、 “大部分浸入水中”、 “全部浸入水中” 时排开的水量、浮力,十分费时,学生难以把握其体积,改为“测量同一个泡沫塑料块一半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两种状况时排开的水量、浮力”,既直观又省时。)

  7、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测量并及时记录。

  8、汇报数据,并产生问题:大家测量出的浮力大小为什么不一样?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四、探究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浸入水里受到的浮力

  1、猜一猜:三个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浸入水里, 他们受到的浮力哪个大、哪个小?

  2、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数据。

  3、.分析数据:

  A、泡沫塑料块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B、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 五、小结拓展

  1、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两种状况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大小问题?分别怎么计算?

  2、讲故事《曹冲称象》。

  分析:故事中装载大象的船,相当于板贴画中的哪类情况?

  为什么船上装石头会和装大象的重量相等?(船排开的水量相等。)

  3、出示小石块:把小石块放入水里,下沉。在水里下沉的物体会不会受到浮力作用?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5、浮力

  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

  (贴图示板画) (贴图示板画)

  物体静止浮在水面: ②物体上浮:浮力=重力+压力 ③物体下沉

  ① 浮力=重力 =重力+拉力

  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