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瓶牛奶教学课件

时间:2021-08-31

  《有几瓶牛奶》是一门数学课程呢!看起来像是语文课程,教师们应该制定怎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够让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呢?以下是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数学《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北师大版数学《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处理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2. 通过实际地动手操作,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

  3.通过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共分三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是对生活情境的观察、思考,提出数学问题,列出加法算式;第二次活动通过摆小棒(或图形)探索“9+5”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特别是“凑十” 时,可以拆5凑9,也可以拆9凑5;第三次活动通过“试一试”两道加法算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教材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同就会产生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经验,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计算10以内加减法。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算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