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课件(3)

时间:2021-08-31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试一试”。

  1、观察(80+4)×25的特点并计算。

  (1)出示题目。

  (2)指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看算式是否符合要求,能否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3) 鼓励学生独自计算。

  2、观察34×72+34×28的特点并计算。

  (1)呈现题目。

  (2)指导观察算式特点,看是否符合要求。

  (3)简便计算过程,并得出结果。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第(1)题: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指名学生汇报。

  第(2)题:教师请两位学生上讲台计算,集体订正。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在小组内数以说,教师指名学生汇报,全班点评。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1)限时一分钟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有准。

  (2)集体订正,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4、完成“练一练”第4题。

  师:你能快速的算出算式26×21的结果吗?

  引导学生知道,可以将21看成20+1,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最后让学生自主计算58×11和47×102。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乘法分配律有什么特点?

  师: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乘法分配律,你们真的很棒。乘法分配律是一 条很重要的运算定律。应用乘法分配律既能使一些计算简便,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希望同学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 它。

  板书设计

  (3+5)×10 生2:3×10+5×10

  =8×10 =30+50

  =80(块) =80

  (3+5)×10=3×10+5×10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设计的。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的感知,对所列竖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举例进行验证。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景为教学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多种方法和算式的比较,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猜想、质疑、验证,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对于这个规律,不是仅仅满足学生的理解、掌握,同时注重运用,帮助学生明白这个规律给我们带来计算上的方便,感受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