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教学课件(2)

时间:2021-08-31

  数据结构教学课件篇二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在新课程理念中,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倡导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从而提升信息素养。

  本课以学生活动为主,搭设构建图书管理数据表学习情景;以教师有效指导为辅,对学生难于理解的地方进行必要的引领分析。木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管理学生身边的图书信息出发,首先让学生观察、分析图书信息,发现并提取图书的共性信息,体会数据的结构化过程,初步建立“馆藏图书”数据表。其次,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探究三个不同侧面的管理信息需求,逐步调整数据表内容,建立较为完善的数据表,深刻领会数据表的建立是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自尝试建立“读者信息”

  数据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方法进行巩固,达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增强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目的。最后,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常用的数据类型,设置所建数据表各个字段的数据类型,体会数据类型设置的必要性,掌握设置数据类型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木课所使用的教材是中国地图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中的第三单元“科学管理信息”的第三节内容,本节重点介绍了数据结构化的过程,针对结构化的数据设置数据类型,使学生了解数据库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初步学会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处理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问题的思路。木节内容是学生进行后续学习《数据库管理技术》模块的铺垫内容,为学生深入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体会数据结构化的过程,能够从管理身边的信息中,提取所管理信息的共性特征,以构成数据表的字段,从而形成数据表;并根据字段所描述的信息设置合理的数据类型。第二课时将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主题,然后确立问题设计需求,进行数据结构化的处理,建立字段和数据类型,并利用Access软件创建数据表。木节课是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