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课件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优势(2)

时间:2021-08-31

  三、双向交流,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的智力、能力、知识基础、学习动机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对待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做到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有所得,学有长进。计算机多媒体具有交互功能,信息反馈及时,人机能进行双向交流活动,能很好地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例如,在进行期末复习时,教师可设计色彩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掌握知识的水平,自由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内容在计算机上完成。在人机对话中,当学生输入正确答案后,计算机会发出“好极了”来鼓励同时记分;当学生输入的答案不正确时,计算机会发出“别着急,再想想”,同时给出文字提示,让学生重新输入。在语文复习中,还可以设计学生熟悉的游戏棋。设计时形成坡度,由浅入深,通过一关自然进入下一关。教师则通过网络监视学生的屏幕,了解学生的情况,对个别问题进行微观指导。这样的教学,既面向全体,又充分体现了全方位的个别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方便快捷,提高效率

  我们都知道,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常常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观察水平较低,观察的目的性、顺序性都不强,精确性也不够。再加上身边的事物有限,学生对于老师布置的观察任务有时会落空。如果充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由于多媒体技术强,因而传递信息容量大,交互性强,转换方便。如在指导学生写金鱼时,教师就可以将金鱼的活动情况及金鱼的个体形态进行摄相,然后输入到计算机,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引导学生再一次从金鱼的整体到金鱼的各个部位及金鱼的动态,群体活动进行观察。这样不仅弥补了学生观察的不足,而且使学生在课堂上边看边想边议边写,即省事又省时,教师可以精心组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既优化了教师的教,也优化了学生的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运用课件是一种新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因为它可以超越时空,大容量地储存信息,直观生动地展示画面,学生欢迎,教师乐用,在语文教学中,能极大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因而,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学内容,积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让课堂充满情趣,做到情景交融,寓教于乐。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落实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