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 生命》导学案教学设计课件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1、 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鼓动、跃动、欲望”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深刻意思。

  4、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发情感导入

  1、 小时候,在小院的墙角丢下几颗葵花子,不料过了一些日子,竟然长出两棵葵花秧苗,我不禁惊叹起向日葵那顽强的生命力,相信同学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能列举一些吗?生交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从这些生命现象中感悟到了什么?

  2、 简介作者: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在12岁时,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遇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但是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学习,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就是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

二、 初步感知,整体把握

  1、 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 抢读生字,读的好的学生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3、 自主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

  4、 合作交流,全班交流,用简洁的语言对三个事例概括,并进行板书,共同进行评点.。

三、 细读课文,突出重点

  1、 自渎自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

  2、 小组交流,畅谈自己的体会,师巡视指导。

  3、 全班交流,指名读学生自己选择的段落,联系实际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