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探究活动数学教学反思(2)

时间:2021-08-31

  3、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集体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互相讨论分析,质疑问难,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策略以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进行探究,同时还要使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特别是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方法做适当的评价。例如,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时,首先复习长方形的特点;通过图形演示,明确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出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讨论怎样求它的周长,学生分组探究,探索出三种解决问题的方法:(1)按常规方法列出5+3+5+3=16(厘米);(2)由对边相等的特征,列出5×2+3×2=16(厘米);(3)把长方形的四条边分成相等的两组,列出(5+3)×2=16(厘米)的算式。学生又在教师的引导下继续思考探究:哪种方法最简便?通过比较、评价,将探究活动推向了较深层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地位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机会,在讨论中享有充分的发言权,并能通过倾听他人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将思维引向深入。这样一来,通过讨论使学生在更深层次上认识了所学内容,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调控能力、评价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都有积极的意义。

  4、《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在强调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中将实际问题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设计思考题,并鼓励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发现、关注数学问题,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最佳途径。例如,“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到公园去玩,公园的娱乐活动可多了!开火车2元/次,划船3元/次,坐飞机4元/次,碰碰车5元/次,骑马6元/次。如果给你20元钱,你打算怎么玩?由于学生本身的个性和每个学生的现实背景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会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他们有的独立思考,有的合作探究,得出了多种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