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月日》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课堂上教师恰到好处的“导”,课堂教育教学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把教师对学生的“导”喻为一个“支点”那么学生将围着这个“支点”旋转,转出他们自己独特的“舞台”。

  片段: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材第七单元《年、月、日》的第一课时。

  (准备研究有关闰年的规律)课堂的最后部分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

  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2月份天数2828282928282829

  教师:同学们先观察表格,在小组讨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之后教师请学生回答:(同学们兴致勃勃,迫不及待地想发言。)

  生1:“我发现了每四年的最后一年的2月份都是29天。”教师投去赞许的目光,马上就有人站起来激动的继续回答:

  “是闰年,每四年的最后一年是闰年。”同组的同学接着说。

  接着又有人补充:

  “老师,每四年中的前3年是平年,最后一年是闰年。”

  “哦,是吗?同学们真厉害,发现得真快。”师微笑地说,“那么照这样推算,2008年是什么年,你们能试着猜猜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闰年。”

  教师侧着头,皱着眉做不解状:“你们怎么那么肯定呢?说说你们的想法。”

  学生又是争先恐后抢着回答。

  生4:“因为2004年是闰年,再加4年是2008年,所以2008年是闰年。”

  马上就有许多学生同意这位学生的观点。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十分肯定地回答:“把2008除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