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教学反思从五有入手(3)

时间:2021-08-31

  4 反思 “有汗”课堂

  汗水是人体的代谢产物,是学生体育课堂承受生理负荷的间接反映,是学生练习时间、练习次数、运动强度等指标综合体现形式。合理的运动负荷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无汗的体育课其运动负荷显然是不达标的,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是无效的;反之,体育课堂运动负荷过大,会对学生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也是不适合的。反思体育课堂运动负荷应该让师生从了解运动负荷、体验运动负荷和掌控运动负荷着手。了解运动负荷的概念,明确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二者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体验运动负荷需要学生通过变换练习次数、时间、距离、重量、速度、负重量、密度、难度等来完成;掌控运动负荷要求学生学会监测自身的体能和健康状况,明确运动心率与运动强度的关系,学会利用脉率测定法评估运动负荷的合适程度。

  5 反思 “有效”课堂

  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准。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达成是有效课堂的最直接体现形式。

  课时教学目标是单元教学目标分解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依据该课次体育教学目的而预设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对学生通过学习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期望,同时也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行为指南。一般包括条件、行为和标准三个部分,即在什么情境中、做什么和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在课后反思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达成目标对预设目标进行对比,反思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正确有效,目标内容表述的是否具体、明确,在教学中是否具有操作性和观测性,目标设置的难易、具体和全面与否,通过课后反思进一步检测目标的达成程度,深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使通过师生间的“沟通”与“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课后教学反思应立足学生为中心,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思考,为丰富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