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教学实录及反思(2)

时间:2021-08-31

  提问开始了。这一次,举手的人明显比原来要多。“为什么说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第一个问题。“谁能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女同学站起来,“那位台湾青年可能会被地震所吞没。”“那假如这位青年活下来,他们仍然有可能永远不会见面,为什么。”“因为台湾离杭州很远。”“是的,不仅路程很远,而且现在台湾与大陆仍然没有实现直航,所以小钱要到台湾去,或者那位青年要来大陆也是不容易的。”“为什么说小钱的生命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得了白血病。” “对,白血病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会对人的生命造成致命的伤害。而他还很年轻,生命中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就像即将开放的花朵一样。”“为什么说小钱是很幸运的?”又有一位同学提出问题。我看其他人好像不能回答,于是说到:“因为要用骨髓移植的方法来挽救小钱的生命,而我国捐献骨髓的人还不多,总共加起来还不到三万份,所以要想找到合适的骨髓是很难的。”接下来我又讲到:“骨髓是还没有分化成红、白细胞的母细胞,就像还没有分杈的树干,把它植进白血病患者的体内,就可以继续分化、造血。”“我什么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因为他是病人,而且被很严重的疾病所折磨。”

  问题仍然不断地提出来。“为什么说那位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听到这个问题,我的心中不禁有些欣喜,这个问题是备课时重点设计的问题。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文中还有那个地方出现了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学生很快找出来了,“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们两个都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是情况有什么不同?”我接着发问。经过了短暂的思考后有学生回答,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在等待别人捐献的骨髓,而那位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在让医生抽取他的骨髓。“那位青年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地震过后,余震还不时发生的情况下。”“如果发生地震,通常人们会怎样做,这是那位青年的心里会想些什么?”“他想到了小钱正在等着他,所以他显得很镇静。”“还有谁很镇静地在工作?”我问到。“李博士。”“是的,他们并没有因为情况很危险而慌张,也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为的的远在海峡彼岸的小钱。”有的同学仍然没有回答过一个问题,我说到。我要求来读一下黑板上的词语,这时很多人举起了手。刚读了几个人,下课铃响了。  我做了一下小结,然后让没有回答一次问题的同学站了起来。告诉他们其实有很多机会,你可以站起来回答问题,或是提出不懂得问题,然而你都没有做,希望下一次能改变这种状况。

  课后反思:这节课首先让学生读课文,并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来逐步地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学生的表现比原来课堂上要好得多。也许是施加了压力的原因。不足之处在开始部分讲海峡的时候,应该准备一份中国地图,或者用投影展示一下,学生理解起来会容易一些。因为是第一课时,有些内容还没有深入地理解。学生读的还不够,没有很好地指导学生朗读,而且没有给学生单独朗读展示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