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梅花魂》教学反思的范文(2)

时间:2021-08-31

  但是今天还是留有不少遗憾,我的设计初衷,四个情境的创设是在第四个情境齐读民族魂时达到高潮,但这节课,这个教学高潮似乎来得晚了些。由此我进行了反思。首先我觉得有一个小遗憾,可能是因为没有进行课前热身,开始教学有些仓促,所以第一个情境的创设揭题,让学生初识梅花,学生似乎没有进入状态,有的学生还游离在外,没有被带入情境中,使得整堂课的情境场进入滞后,也为高潮的形成带来一定难度。

  另外一段情境是由梅花精神引申开去感悟有着梅花精神的人物。我以江姐这一人物为例,使学生领会到象江姐这样坚贞不屈的人就是有中华民族气节的,由此再来回忆中华几千年的气节人物,学生就很容易的入境了。但今天我将试教时放在后面的体会不屈不挠的民族魂放在了前面,而学生对文本欠熟悉,又说不准中华民族有怎样的精神,这里一纠缠,之前好不容易形成的一个小高潮就被打破了,冷了下来,之后再出示江姐的资料,教学的最好时机就错过了,学生在回忆时有些冷场。虽然之后在朗读时,学生的这种情绪很快又被激发起来,齐读得也很不错,但我想,如果可以一气呵成,趁铁打热及时地紧跟第二个情境之后,像张老师说的,有了人物的范例,再来说民族魂是什么?环环相扣,效果会更好!所以也正如吕老师所说,今天的情境创设梯度十分明显,但欠连贯,有割裂之感,这也是最后教学高潮滞后的原因之一。

  其实我的这堂课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存在着不少的遗憾,但我回想,踏上工作岗位两年半来,正是在一次次的弥补遗憾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会带着老师们的建议,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以此作为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