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This is what I want》教学反思(3)

时间:2021-08-31

  4.邮件3——知识的反馈

  第三封邮件的学习没有按部就班,而是让学生看着校服的图样自己提问来了解校服的材质、价格等,在继续巩固的基础上,综合了各方面的知识。随后我将三套校服放在一起,以If you are the students of Grade One, which uniform do you want? Why?的问题让学生选择它们想要的校服,并根据提示说出理由。这中间综合了前面的所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都能较流利地用一个三四句的语段来表述,同时也让老师通过这种活动检查了学生的掌握程度。

  5.设计——知识的运用

  五年级的学生在实际生活常识方面已经很有自己的主见了,前一环节的操练他们或许会感觉幼稚了点,因此我在学生的选择阐述之后将教学引至较开放的活动——自己来设计自己喜欢的校服。学生们人手一张设计纸,他们在其中或寥寥几笔、或精雕细作,用笔来表现自己心目中的校服,然后在边上用几句话来介绍自己设计的校服。通过实物投影仪的演示,学生们个个积极踊跃地介绍自己的作品。这个既动手又动嘴的环节学生们很有话可说,将前面大量的语言输入转化成语言输出,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三、教学反思

  1.引入巧妙,衔接自然 整堂课的设计紧紧围绕为一年级新生设计校服这条主线,从课伊始即通过歌曲、照片和海报巧妙地引入正题,随后再由阅读不同邮件使学生了解了不同的校服,将教学知识点逐一化解,既有分散,又不失整体,其中衔接自然,呈现了一个完整的任务式教学过程。

  2.利用网络资源,整合课文知识 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活力。合理地利用好网络资源,会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是服装鞋帽,因此在课的Warming up阶段就让学生跟唱动画歌曲,复习了部分相关词汇,也为free talk提供了交谈的内容。而在学习本节课的重点句型____ is/are made of ____.时,拓展了网络资源《What are things made of?》,其中不仅有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服装的制作材料,还有更多与生活有关的其它物品的构成,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让学生在视听、阅读、口头表达等方面都得到了训练。

  3.延伸课文知识,拓展课文外延 虽然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校服的,但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停留于课文知识,而是从校服拓展开去,和学生一起研究了校服的材料、价格等,深化了课本基本知识,拓展了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空间范围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教会学生认识生活,并试图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来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本节课语言知识等方面的训练扎实而有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利用网络资源对句型教学的拓展阅读效果明显。但实践以后还是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校服并说一说这个环节的操练,可以先让学生之间

  相互询问对方所设计的校服的颜色、价格、材料等,以此进一步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并为说一说提供素材,然后再让学生个别展示他们设计的校服,那么他们说的内容或许会更丰富些,也不要再局限于老师的一些提示,使他们有更多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