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教学反思(5)

时间:2021-08-31

高三政治教学反思8

  一、命题指导思想

  1.体现高考的命题趋势和要求,依据教材,遵循教学大纲,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观点的掌握。

  2.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时事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情景材料,考查学生接受和处理信息,运用知识解答问题和针对实际情况分析问题的能力。

  3.突出社会热点问题,如25题的第一问,26题的第二问,要求学生能运用教材有关知识,分析试题提供的材料,说明其中所包含的有关知识和观点,并能按照试题的要求,用规定的角度把教材的有关知识加以综合,对所述的内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能够按照指定的角度,运用教材的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4.试卷不足的地方:版面设计不够合理,选择题部分6页为独立一张卷子,本应设立答题卡,本卷却没这么做,这为试卷的批改带来了一定的麻烦;题量过多,在90分钟的时间里要完成24道选择题和9道非选择题是有一定难度的;3道哲学问题中,设定的角度过于狭窄,学生比较容易解答,使试卷的难易度太低。

二、试卷得分基本情况分析

  本校学生答题情况:选择题得分率67.22%,情况不尽人意,除4、10、12、13、15、16、19、20、22、23、24题外,其他就比较差了,尤其是第11题和第21题,得分率分别只有7.89%、18.42%;非选择题则更差,得分率只有39。49%,情况稍好的是27题,得分率71。38%,其次是25题的第一问和28题的第一问,得分率分别为57.90%和52.63%,28题的第三问则最差,得分率只有13.45%,紧跟的是25题的第三问和26题的第一问,得分率分别只有24.56%和28.95%。

三、问题分析与教学反思

  1.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观点和原理没掌握好。不会综合运用知识,紧扣单个知识点,不注意知识的前后串联,过于机械地强调书本上的文字构成。不会组织答案,而是将一些与题目不相干的内容搬出来,不能结合所给材料抓住要点分析问题。

  (2)不会审题,答题方法和技巧欠缺,答题时原理与材料脱节,观点与事实相分离。不能较好地运用原理说明问题,不能用观点统率材料,或不能从材料中提炼出相对应的观点。

  ⑶粗心大意,如唯物辩证法和辨证唯物论的内容已进行过多次的区分和强调,本次考试中混淆的同学依然大有人在。

  2.教学反思

  (1)钻研考试大纲,把握考纲的基本要求,下阶段复习时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到位,争取每堂课都能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2)夯实基础,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基本概念及一般含义。以基础原理为主线,结合现实生活的鲜活材料与时政问题,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分析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变化,关注热点问题,提高学习本学科的兴趣。对经济常识、哲学和政治常识中相互联系的知识点要理清思路,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继续研究考纲和近几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的政治范围,进一步明确命题方向,把握重点。如:简答题、图表题的解题方法,论述题的解题思路分析。

  (4)研究重点热点。将“热点问题”与基础知识巧妙地接轨,分别与政治常识、哲学和经济常识等的相关理论对号入座。继续以时政专题为主线,整理知识点,抓住重点和考点。

  (5)与教师共同研究如何让学生学会审题,理解题型的答题要求,特别是指导学生识别分类知识,能够分清图表分析说明题多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知道分析能力多问水平的不同要求,知道论述题的作品化要求。

高三政治教学反思9

  历次学期考试既是对学生一个阶段学习成果的评价,又是对今后的教学活动的方向性指导,本次高三政治会考的试卷同样具有这样的双重功能。下面我就结合这份试卷的特点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高三政治会考试题的特点分析和主观试题得失分情况分析

  1、试卷考查内容:本次会考的同容包括高一经济学第一、七课;高二哲学第一、二;课;高三政治学第一、二、三课及时政测试。确定这样的考查内容有它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让学生养成学会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的知识体系;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性,创造性能力的考查。

  2、试卷特点分析总体感受:灵活,与时事、生活联系密切。笔者认为这次会考主要呈现了以下特点:

  (1)重视“双基”,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理解和运用能力。强调对学生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准确记忆和理解把握,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强调一定的能力考查;鼓励创新。

  (2)关注社会和生活实际,题目紧贴国内热点问题,积极反映群众的关心的现实生活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因此引导学生关注正确认识,正确分析,合理评价国内外的现实问题,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具体教学中应贯彻的一个原则和应努力的方向。

  (3)注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中第33题在重视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基础上,重视了考查学生的思能力,突出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强调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政治术语的使用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3、主观题型和分值情况:主观题包括问答题和附加题两种。分值共为49分,占全卷的47%,可以说,要考出好的成绩,关键在于主观试题中得分。

  4、学生主观试题失分原因分析

  主观试题总体情况较好,但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如第34题,问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有60%的同学都没有回答上;第二、哲学原理还不厚实,容易混淆基本哲学原理,而且不善于围绕材料进行具体论证,如34题第二问:果断调整“鸟巢”建议方案的做法符合什么哲学道理?有的学生观点很多,但无要点,有的有要点,但无具体的阐述;第三,一部分学生缺乏认真审题的习惯,意识和审题不到位有关,如33题要求用哲学观点回答,有的学生有经济学或政治学知识回答,造成全盘皆输;第四,答题缺乏针对性,意思缺乏层次性和逻辑性,内容观点显得比较松散;对材料审题不深,不全面,对设问的审题缺乏系统和完整性。如33题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说明,修改“霸王条款”既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给银行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有的学生在用哲学观点分析时要么缺乏具体阐述,要么在阐述中缺乏逻辑性和说服力,不能直正围绕设问中的观点进行论证。

  二、对今后政治教学的启示

  1、更加重视“双基”,注重知识结构和网络的建立。

  2、继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形成主动关心社会热点和生活的习惯

  3、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平时更注重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定期进行专题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尤其是主观试题的能力和意识,

  4、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改变过去平时不及时巩固掌握,考试前几天背背的习惯,严格做到框框清,节节清,课课清。同时,注意在课堂课后多关心学生,多与学生交流,激发课堂气氛,力争做到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多花时间在政治学科上。

  5、要与时俱进地研究学生学习状况,尽可能多地站在学生角度研究提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政治,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高三政治教学反思10

  高三政治教学反思:作者有多年的高三政治教学经验,本教学反思总结了知识模块、基本功及解题规范的经验与教训,同时提出更新课堂教学结构、不断给自己加压等建议和倡导!

一、经验和教训

  1、不能忽视知识模块的构建

  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要成体系,要构建知识网络,要求学生能对知识网络进行更新、变换,要求从不同知识点出发,不同的知识板块和知识体系,能从任一知识点出发拉出一系列相关概念和原理。

  2、不能忽视基本功的训练

  忽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会导致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下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不能熟练地运用,影响解题速度和准确度。组织答案时写不出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答案的有效程度降低。

  3、不能忽视解题规范的强化

  缺乏规范意识是学生解题失误的重要原因。学生要学会审题,审题枝、审题干、审设问的技巧必须掌握。要学会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要从多原理和相关原理中进行筛选取用,并注意答案的简明有效。

二、建议和倡导

  1、更新课堂教学结构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学生在“做、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富有个性地、生动活泼地学会学习,提高技能,培养能力,把知识学习当作精神升华的过程。同时又要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训练,如解题技巧的训练、解题思路的训练、解题规范的要求等等。

  2、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新高考模式难度系数有所降低,更多强调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基本概念的使用频率,强化概念意识,有利于牢固掌握基本知识,提高答案的有效性。

  3、政治教师要不断地自我加压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除了要钻研教材,学习理论外,还要增强对重大时政的敏感性,并养成及时反馈和及时积累的习惯。还要更多地研究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要把学生的需求当作一个市场,研究其需求信息,根据这种需求设计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高三政治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高三政治教学反思

2.高三政治的教学反思范文

3.高三政治教学教师反思范文

4.高三的政治教学反思范文

5.高三政治学年教学反思

6.政治教学反思

7.政治教学反思

8.政治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