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通用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1

  还记得两年前教牛汉《我的第一本书》上课时的尴尬,当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并且我认为是很简单的问题——“我的第一本书”的内涵。由于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学生也没有真正的走进课本,因此回答此问题时很是不着边际,我就在气愤和无奈的情况下强行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勉强地记下了笔记,但是否真的弄懂,我就不得而知了,然而他们的眼神和表情深深刺伤了我,我自然也就知道答案了。

  两年后,我再次讲授这篇课文时,我还记忆犹新那份“伤痛”,所以之前备课时,我就冥思苦想,怎样让这篇自读课文既能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又能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受益。突然灵机一动,先激发他们的兴趣,于是就从我小时侯的第一本书说起吧。

  70年代的时候,盛行一种“画书”,虽然书很便宜,一毛多钱一本,就这样便宜的情况下,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的我仍然买不起,也就只能花一分钱去租这些书来看。我看的第一本小画书叫《铁道游击队》,为了对得起那一分钱,我足足看了三遍。虽说是当时盛行,可是也没有特别精彩的内容可选,不是《红日》,就是《地道站》,要么就是《红岩》。看同学们的眼神,似乎很茫然,但同时也表现出同情的目光,课堂上的我就暗自庆幸,因为学生的反应说明这个导入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为了使学生能很好地了解《我的第一本书》的故事情节,我想,如果采取传统的复述方式可能就会比较单调,而且也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所以为了使学生主动地去掌握,我就想试试限时学习和竞赛的形式吧,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我给学生2分30秒的时间快速阅读全篇和课下注解,然后合上书本,我开始提问。比如:文中的“我”是谁?学生回答牛汉,这就了解了文章作者,我顺便谈及我们之前学的一篇文章《华南虎》,也就勾起了学生的回忆。再如“我”的第一本书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回答那是一本经过“修修补补”后“完完整整”的书,通过“修修补补”就引出了父亲,而这半截书的由来就引出了乔元贞。另外,“我”的期中排名如何?这就引出了我的另外两个同学,于是顺势就导出这三个人物的命运。等等类似的问题,就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故事情节。同时我的巧妙过度,又为下文的讲解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了解了最简单的情节之后,就需要开始对文章做深层次的探讨,而这既是文章重点,更是文章的难点。如果我再像两年前那样强行“填鸭”,可能仍然会重演两年前的尴尬,所以我就想,还是借学生的口来说答案,这样可能会比较容易接受些,于是我就设计了小组讨论这一环节。

  在讨论之前,为了不使学生偏离讨论的方向,我就先给学生一个讨论前的指导。比如:在“我”上学的过程中,其中书本中有“狗”“小狗”“大狗”这样的词语,然而“我”和狗之间达到空前的默契,给我上学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所以“我”的第一本书中就包含着上学的乐趣。在这样的分析指导之下,学生开始讨论。于是,他们谈到了关心“我”学业且慈爱的父亲,说到了上学时的好友乔元贞,还有当年生活的艰难和辛酸。不经意间,“我的第一本书”的内涵——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爱和上学的乐趣就全都概括了,而这一切都是在学生的讨论中产生的。所以我立刻想到两年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今天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最后我觉得文中还有一处矛盾的地方,那就是当初父亲说乔元贞比“我”有出息,可是多年后“我”成为了一个大学者,而乔元贞却一辈子挎着小篮子卖一些小东西。是父亲的眼光出现了问题,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于是学生开始产生辩论,在各抒己见中自然就导出了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知识改变命运”。到此,我就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也让学生们明白,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它的价值和决定性的作用。

  说完这些,再回过头来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竟然全在轻松的课堂中解决了。两年前的课堂和今天的课堂的对比,似乎是殊途同归,但学生的感受和课堂效果却完全不同。这也让我思索,必须不断地反省自己,并实施改变,才能真正让自己提高。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2

  《我的第一本书》是现代诗人牛汉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叙述了60年前第一本书的故事,由此引出父子之间以及同学之间浓浓的情意,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而又苍凉的生活境况,带给我们的还有诗人对生活的那份独特感受。虽然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但文章内容却值得人们深思。

  上课伊始,围绕文题设计了如下内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谁还能清楚地记得读过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呢?现代著名诗人牛汉写过一篇回忆性文章《我的第一本书》,谁能告诉大家,牛汉的第一本书指什么?是怎样的一本书?为何60年后仍然让诗人念念不忘?这几个问题的设置,一方面以此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另一方面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快速引出课题。

  第二个教学环节,研读课文深入探究。学生在朗读第一自然段的基础上,简介卜老恩的《父与子》,因为这是一组漫画,围绕慈父与稚子发生的一系列忍俊不禁的小故事,表达善良与爱的主题。之所以简介这组漫画,源于课文“可是这一本却是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老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对此我抓住“酷似”二字,引导学生朗读第二至第十自然段,同时思索:围绕书写了哪些事?诗人为什么要这么说?

  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你喜欢牛汉的父亲吗?为什么?同时提前学生注意乔元贞的父亲,在研讨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问题:同是做塾师,为什么乔元贞没跟着父亲去读书呢?这个问题到是备课前没有注意的问题,我引导学生读课文,看看文章介绍了几位老师,尤其注意阅读乔元贞父亲肖像描写的那一段,同时思考“弄不成”老师为什么弄不来其他两本教材?

  经过研讨,加上老师的点拨,最终明确:当时社会经济极端落后,社会上有“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乔元贞的父亲身为塾师,却连自己的孩子的书本都买不起!牛汉的父亲作为一名老师,曾经评价过乔元贞比牛汉有出息,但乔元贞的出息却是一辈子走街串巷卖小食品!这能说明什么?!此时再结合当前“两免一补”以及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说起,让学生反思,应该珍惜在校期间的学习机会。当然捎带也要说明,导致乔元贞的出息,一方面源于没有再读书,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当地的经济极端落后贫穷。

  最后在拓展延伸环节,我安排了一个交流内容:假如乔元贞和牛汉,今天都来到了班级,你作为校报记者,你希望他们说些什么呢?呵呵,此问题一经抛出,立刻引发全班学生的大讨论,学生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呢。可惜很快下课铃声响了,这时我要求学生把这一环节,由说变成写,课后写在日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