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二:猴子种果树教学反思
《猴子种果树》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一味听别人意见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整篇课文围绕猴子种果树展开情节,先写猴子怎样种果树,再写猴子种果树的.结果,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课文文字比较简单。它的简单,一是课文结构相似,三次对话意思略显重复,文字也是差不多。二是课文的语言浅显,没有多少嚼头的词语。三是猴子没有种成果树的原因非常清楚,学生一看就明白。于是,我对文本也就没有多加细读,设计了教学过程:一、指导学好
第一节,让学生体会到猴子的勤劳与等吃梨子的急切心情,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文章的第二、三节是写猴子听了乌鸦的话,拔掉了梨树,改种杏树,结构与第四、五节、第六、七节相似,只要指导他们会学了这两节,就为自主学好下文打好基础。因此,在教学这两节时,我以扶为主,指导学好这两节。三、以放为主,指导学好第四、五和第六、七节。
原来以为,自己的教学层次设计得挺清楚,课文又浅显易懂,在课堂上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可一上完课,给我的感觉是,学生的表现比我精彩。我认为的学生的精彩之处有:1、在学习第一自然段,请学生交流自己对本段的体会时,别的小朋友认为小猴“天天浇水施肥”是是猴子急着想吃梨子,没有耐心的表现。有一学生却提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看法,认为这也是猴子有耐心的表现,讲得有道理,值得肯定。
2、学完课文,请小朋友谈谈,如果以后猴子还要种果树,你会怎样
提醒小猴?有的说小猴不要光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应该相信自己,一定能种好果树;有的干脆说,要是乌鸦、喜鹊等还来出主意,就捂起耳朵不要听,…… 有个女孩的看法使人眼前一亮,她说:“我会告诉小猴,你可以在别的地方分别种上杏树、桃树、樱桃树,这样每年都能吃到果子。”她的回答使人不得不赞叹。3、学生对本文的分角色朗读兴趣浓厚,并有声有色。4、在学习生字,识记“拔”的字形时,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用“我帮朋友拔了一颗牙”的有趣、形象的猜字谜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我因为犯了语文教师最忌的毛病——没有仔细研究教材,在理解文本时出现了失误。—、文中“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应该是疑问句,我把它当作了反问句。怪不得,在引导学生比较时,学生有点蒙。 而我当时也纳闷,上学期学生早就学过了反问句的作用了,而且掌握得不错,今天是怎么啦?二、文中三只鸟儿出的主意分别是: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它们的建议根本没错,错的是猴子听了它们的话后,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了错误的行为——拔了这棵果树种那棵果树。而我却误导学生鸟儿出的并不是好主意,因为有了我的误导,所以使学生的思维有了偏向,才会让学生有“要是乌鸦、喜鹊等还来出主意,就捂起耳朵不要听。”的错误想法。
通过这一堂实践课,使我认识到了自己有许多的不足,工作中还需努力
篇三:猴子种果树教学反思
《猴子种果树》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叙述了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会开动脑筋想问题,轻信别人的话,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的事。 课文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想象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利于品德教育的好教材。
今天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 ,共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上课尹始,我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小猴子的形象,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听课文朗读录音,了解大意。
三、细读感悟,指导朗读。
课文二至八自然段描写了猴子轻信乌鸦、喜鹊、杜鹃的话不断改种果树的经过,三层意思内容相近,叙述形式相似,教学时,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二、三自然段,以扶为主。我让学生带着问题:乌鸦对猴子说了些什么?猴子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充分自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抓住词语“等不及”感受猴子的急于求成。(板书:等不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农谚“梨五杏四”的意思,接着重点指导朗读,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体会角色的思想情感。乌鸦对猴子说话:“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要读的急;“你有这个耐心吗?”读出对猴子的耐心表示怀疑,还要读出乌鸦的语言个性。最后进行分角
色朗读表演。
第四、五和第六、七、八自然段以放为主。让学生自己学习,接着引导他们按照前面学习二、三自然段的方法来体会喜鹊、杜鹃对猴子说的话,及猴子的想法、做法。在交流过程中,我重点进行朗读指导 。由于这部分出现了三种动物,且他们之间进行了较多的对话,紧扣这一特点,我让学生充分地去模仿各种动物的言语,通过他们的读去体会各种动物的心理,喜鹊和杜鹃的话“你能等得及吗?”“你不着急吗?”要读出对猴子耐心的怀疑,另外还要读出它们不同的语言个性,读喜鹊的话声音要清脆悦耳;读杜鹃的话声音要响亮婉转一些。而猴子所对应的想法“我也等不及”“我还是等不及”则要读出猴子急于吃到果实,没有一点耐心的心态。
课文最后一小节,我让学生联系前面的课文思考:“就这样:指怎样?引导学生在交流、相互的启发中找到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板书:没种成)紧接着穿插语言实践活动:你想对这只伤心、难过的小猴说些什么?从故事中你得到什么教训?以此来深化文章中心。
篇四:猴子种果树教学反思
本课时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理解词语意思,会写种、浇、肥、想、喜五个生字。
教学伊始,我开门见山的引入课题,指导学生先从题目入手,揭示课题。相机教学“种”字,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认识生字、记住生字、会用生字。在认读生字词的环节,我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梯度地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来认读字词,学生学得很有激情。另外,根据故事的结构,我将词语分类,让学生在认读字词的同时也明白了故事的大意,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识字环节中,学生能很好地读出生字,他们也通过同桌交流的形式,互相介绍了识字方法,在全班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孩子喜欢用数字换偏旁和加一加的方法来识字,当我出示“喜”字的变化,为他们讲述字源的时候,学生都听的很认真,也非常喜欢。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不光认识了生字、词语,而且能用词语来说一句话。我觉得识字环节是这节课最成功的地方。
本节课还有点遗憾就是没能再次带领学生回到课文中,所以,我感觉课前预习和把握课堂节奏非常重要。篇五:陈玉华猴子种果树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学习这一课,学生的兴趣很浓,收获也很很大。在这一课我是这样教学的: 第一、激趣引入,创设良好学习氛围。上课之前,我通过和字宝宝交朋友、花果山的猴子种果树等形式引人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了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第二、注重朗读指导,以读促悟。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本课教学中我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表演等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读书、发现。教学中注重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如自读体验、分角色读、表演读等,不断激发学生情感,从学生阅读实际出发,在读中体会,读中激情,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受到教育。
第三,发挥想象,续编故事为教学做一个良好的收尾。童话故事深受学生喜爱,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课的终止,将课内延伸至课外,将童话故事续写,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新《课标》对二年级学段的学生提出的训练要求。由于课堂上时间安排的关系,没有能在课堂上说一说,但从课后的续编童话故事来看,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种出了各种各样的树,但这一次,猴子不再像以前那样没有耐心,盲目地听从别人的话了,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当然课堂上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学生的分角色朗读指导的还不到位;表演这一环节由于时间关系太匆忙,不够扎实等,在今后的教学中,再接再厉,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
【《猴子种果树》教学反思五篇】相关文章:
6.猴子种果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