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制造平衡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实验课制造平衡的教学反思

  四三班的学生静静的坐在实验室里,学生把尺子放在手指上的感受生活中的平衡,一节课从学生的活动中开始了。

  师:“尺子在手指上不掉下去说明尺子能保持平衡,如果将钩码挂在杠杆尺上,怎样才能保持平衡。

  杠杆尺左边一格处挂两个钩码,右边一格处挂几个钩码才能保持平衡。”

  对于这个等臂平衡实验挂法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就能猜出来。在动手的验证中学生收获到成功的喜悦。

  师:“那换一种方式,你们还能猜对吗?杠杆尺左边两格处挂三个钩码,右边两格处挂几个钩码才能保持平衡。”

  这两个实验是课本上的等臂平衡的两个案例,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大部分的学生能猜出来,而且在动手的过程中也能做出来,这两个并不难的实验激发了学生对于这节课的探究欲望。

  师:“换一个难一点的考考大家,杠杆尺左边两格处挂两个钩码,右边怎样挂才能平衡。大家先猜猜看。”

  生:“左边两格处挂两个。”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生1:“也可能在第一格处挂三个。”

  生2:“我认为在第三格处挂一个也行。”

  学生是大胆的猜测,而这些大胆的猜测出来的结果都很接近正确答案或者是正确答案,这不仅使我的心里一颤,原以为学生都想不出来,或者猜的也都是没有根据的想象的,可是我发现学生猜的答案从前两次做实验的过程中的经验猜想出来的,不能低估学生们的能力啊。我边听学生的回答,边感叹着。

  生3:“在第四格处挂一个。”生4:……

  师:“下面大家动手实验验证一下吧,比比看谁的方法多?”

  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学生不时的高兴的向我汇报这自己动手成功的好消息。

  师:“找同学来汇报实验结果。”

  生1:“在一格处挂四个。”

  生2:“在第二格处挂两个。”

  生3:“在第四格处挂一个。”

  我对学生的正确答案很满意,但是……

  生4:“在第一格处挂一个,在第三格处挂一个。”

  我只考虑到了学生在一处挂的状况,没有考虑到学生在不同地方挂的状况,并且这三个实验是探究出等臂杠杆平衡的规律,在不同的地方挂的情况是下一个环节的内容,一时反应不过来的我,或者说自己根本就没想到这个答案。

  师:“坐下吧!你再试试。”

  我带着对他的答案是错误的不开心的心理,让他坐到了位置上。课下的时候老师们对我说,他回答的是多么的精彩,他开动脑筋想到了其他同学没有想到了,你的一句淡淡地还带着批评意味的说,抹杀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啊!

  学生的潜能是老师始料不及的,学生的聪慧也是老师想象不到的,老师要充分的考虑到知识的全面性,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备课内容,教学要时刻的关注到学生,当自己备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情不吻合的时候要计时的纠正教学内容。

  回顾这学生的回答,听着老师给我的建议,我重新整理了思路,如果学生能提前学到老师没有想到的内容,教师一定要对这个学生大加肯定的同时让其他学生也试着这种观点的实验验证,要及时纠正自己原来备课的想法,跟紧学生的步伐,看似在这个环节是浪费了时间,其实这是对本节课的重点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的想法教师是始料不及的,作为教师时刻的要迎接这些始料不及的对策。

【实验课制造平衡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制造平衡教学反思

2.二力平衡的教学反思

3.《燕式平衡》教学反思

4.中班科学《有趣的实验课》的教学反思范文

5.《制造平衡》说课稿

6.制造平衡说课稿

7.《 制造平衡》教学设计

8.制造平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