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在一起成新字教学反思(2)

时间:2021-08-31

篇三:《合在一起成新字》教学反思

  《合在一起成新字》这课编排了一首儿歌,并配有一幅形象逼真、色彩丰富的图画。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文来提高学生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性,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我先范读激趣:让学生边看图边听我读儿歌,学生听后,对这首浅显易懂的儿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要读的愿望。这时,我适时引导学生要读儿歌首先要认识生字,接着让他们圈一圈:拿出铅笔,在儿歌中找一找不懂的圈出来,再拆一拆:请同学们拆拆看,这些字都由哪些字组成?借助游戏加深学生对字形的记忆,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从整体上认记了该课的生字。接着,指导朗读:让学生用小手指着字跟我读一遍、两遍、三遍,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能熟读成诵。最后,有意识记:让学生再跟着我把儿歌读几遍,边读边注意圈出来的生字,使生字在多次反复中被认记。

  中国文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图像”文字。在儿童识字的初级阶段,我觉得这种音、形、义综合感知的办法是一种很有效果的好办法,能极大地引起儿童的识字兴趣,非常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而且巧妙地把汉字学习和口语发展结合在一起。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会有意无意运用这种方法,圈圈连连,认识一些字。

  合在一起成新字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认识13个生字;掌握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日字旁”、“小字头”。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2.过程与方法:

  (1)在愉快的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提高感知能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的同时,对所获得的信息加以思考分析,开展多角度的探究性活动。

  (3)学生通过学习成果的发布,提高展示表现自我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孩子的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儿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使学生在充分体验汉字的奇妙演变及造字规律的同时,感悟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源流长。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内容分析: 《合在一起成新字》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一首儿歌。教学重点是充分利用图文,利用本课生字的特点,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识记生字。难点是两个相同独体字组成合体字时,左边独体字做偏旁形状往往发生变化。“日”、“小”部首时形状的变化。

  三、教学思路:

  新课标指出小学1-2年级要培养学生有“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新版教材指出:要初步向学生渗透汉字的'造字规律和表意功能,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规律识字,激发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儿童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因此在本课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

  (1)情景激趣理解造字方法:

  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或在黑板上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书中的相应内容)先引导学生回忆图中的“木、山、石、人……”等字的写法。再以两个独体字为例让学生结合图与字猜测字的发音,如:双人是从,跟从的从,从而使学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理解汉字合体字的造字方法。

  (2)游戏激趣喜欢学习汉字:

  在识字教学中穿插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悄悄话”的游戏可以使学生在静中思学;“碰碰撞”的游戏可以使学生在动中乐学。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3)儿歌激趣感悟识记生字:

  利用朗朗上口的儿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讲一讲、编一编,在感悟中记忆并理解生字。

篇四:合在一起成新字

  一、设计理念:

  利用儿童已有的知识,把独体字合在一起变成新字,知道这是汉字的一个重要的造字方法。并郎读文儿歌,更有利于激利孩子们的知识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男 .尘 .双 .林 .森 .从 .众 .岩 .鲜 .舌 .甘 .甜 ”13个字;会写“羊 .甘 .从 . 林 .明 .舌 .尖”7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日字旁”“小字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三、重点:认识“男、尘、双、林、从、众、泉、岩 、鲜 、舌、甘、甜”。会写“羊、甘、从、林、明、舌、尖、”7个字。

  四、难点:认识以上13个生字,会写以上7个字,分析字形记忆字形,正确书写。

  五、课型:新授课

  六、方法:讲授法、观察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

  七、教具:投影、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时:2课时。

  过程:

  第 一 课 时

  1、|故事导入

  传说汉字是一个名仓颉的人造出来的。仓颉根据事物的样子创造了许多字,比如说“日、月、田┉”可是后来他发现这 特别明亮,他就想:太阳和月亮是最明亮的了,就把日和月合在一起叫“明”吧。他看到一片尖尖的草叶,他又想:上面小,下面大,就是“尖”吧!用这样的方法,他双创造出了许多汉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

  一、出示课题

  二、自读儿自主识字

  1、学生自读儿歌,自主识字。

  2、教学范读课文。

  3、说一说:仓颉在造这些时候是怎样想的?

  4、用投影看课文插图结合课文说一说。

  三、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1、指名认读,教师正音。

  2、开火车认读升字。

  3、找朋友。把拼音、生字卡,发到学生手上,拿到生字卡的学生到讲台上来读、男、男、男 ,我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拼音

  卡片说:男、男、男,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拼读,其他的生字都一样。

  四、拓展练习:

  1、编一编。

  两个是( ) 两个木是( ) 木和寸是( )

  三个木( )2、你们回去找一找有什么字可以像老师这样编一编,看谁编的多。 小结:这节课你们学到什么?我们学到古代人造字的方法,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还会编一编字谜,回去以后把这个古代造字方法告诉家里。

  板书设计: 2 、 合 在 一 起 成 新 字

  男、尘、双、林、森、从、众、泉、岩、鲜、舌、甘甜

  后记:

  1:学生能利用前一课的识字方法认读生字,知道这课生字的规律,很快记住字行。并能跟据本课的识字方法编了合成新的生字。

  2: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了本课生字的音、形、义,大部分学生能根据生字规律进行识字,效果较好。3:本课内容简单易董,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说,小组合作,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

【合在一起成新字教学反思4篇】相关文章:

1.合在一起成新字课件

2.合在一起成新字的课件

3.《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

4.合在一起成新字的教案

5.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设计模板

6.《春日偶成》教学反思

7.一年级语文下册《合在一起成新字》教学设计

8.带新字的成语

9.《春日偶成》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