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Will you take your kite?》 教学反思
第四模块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用句型“Will you take your...?”以及回答“Yes, I will./ No, I won’t.”来询问别人是否带某东西。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培养学生制定计划、细心认真、小组合作等学习能力。对照其他参赛教师的授课反思自己的备课,我发现自己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文本处理粗枝大叶
在文本内容已定的前提下,教师对文本的处理能够充分显示出他的备课水平和思维方式。而这种水平高低的差异恰恰显示在教师对文本尤其是细节的处理上。当初在准备这个课题时,我非常犯愁。觉得这节课的文本知识非常枯燥,想设计出一些有意思有趣的活动非常不容易。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对于文本的处理显得比较粗糙。
我的设计是第一次带着“Will Amy take her kite tomorrow?”的问题进入文本。在问答对话出现后,马上进行了机械式的对话训练。第二个小问题“Will Amy take her ball tomorrow?”我处理成了判断题目的形式。但是反思后我觉得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欠缺了一遍“听”的过程。可以直接让学生听文本的这一小部分,然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效果会更好。另外,备课的初衷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提出问题“Will you take your kite?”结果因为我的指令下达的不明确清楚,所以当时学生的反应不够及时。
对于文本的处理我只是从大处着手,没有从细节上处理。在自己家磨课时,我和听课老师都有感觉是文本点击的太频繁,就是机械的带着问题“三进三出”。可是看了小武老师的授课后,我才明白了原来文本还可以这么“细致”处理:第一遍带着简单问题“On Saturday, we’re going to ______.”由学生的答案引出词汇picnic。而我的第一遍备课处理是让学生在第一遍初进文本后回答“On _____ we’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这样的处理方式使文本的处理点发生了变化,可以说我的这个问题设置毫无意义。这个句子的侧重点是词组have a picnic而不是野餐时间on Saturday,在备课时,我一直跳进了一个思维定式,明明知道第一遍要让学生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进入文本并且处理一个简单的`问题,却不知道自己在问题的设计上产生了偏差。
二、环节过渡生硬不自然
都知道英语课要设计很多的活动环节,教师们精心设计的这一个个匠心独运的活动就是那一颗颗明珠,而恰当、简洁、明了、自然的过渡便是那条举足轻重的金线,只有一条好的金线才能把这些璀璨夺目的珍珠串联成价值不菲的上乘之品。
在操练和拓展活动中,我一共设计了两个小活动。在第一个活动中还包含有另外一个小活动。我先是出示了Daming and Lingling的picnic plan,直接让学生利用学习的问答句来进行pairwork练习,然后才又生硬的出示了物品被遮盖的第二个小活动,当时设计的初衷是想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互动中去。反思后,我发现这两个小活动的顺序应该调整一下,先利用“火眼金睛”猜物品的活动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在部分学生的带动下,学生们能够熟悉本节课的重点问答句型。然后是再完整出示所有的物品,再指示全部学生做两两对话,这样活动的承接也会比较顺畅。对于学生的指导也实现了从“部分-全体”的过渡。
通过观摩其他同仁的授课我发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深深的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自己能从这次比赛中吸取经验教训,认真学习其他教师的长处和优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进步。
【关于《Will you take your kite?》 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Will you take your kite?》教学反思
3.四年级下册《Will you take your kite》教学反思
4.四年级下册《Module 3 unit 1 Will you take your kite?》的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