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水教学反思设计

时间:2021-08-31

  一.教学背景与定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滤的基本操作,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结合生活经验知道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动手操作掌握过滤的操作要领,知道过滤可以除掉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运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与软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

  过滤的基本操作。 鉴别硬水与软水

教学难点:

  过滤的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

  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了解吸附、沉淀、和蒸发等净化水的方法; 多种途径

课题3 水的净化

教学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体会工业生产中化学知识的丰富性和重要性.

教学课时:

  1.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 活动与探究——天然水的净化;过滤的操作

教学策略:

  1.第一课时主要是解决水净化的有关方法的介绍,解决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吸附的方法介绍中增加活性炭的性质介绍;比较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方法的净化程度。

  2.提前准备蒸馏的装置并在讲台上进行水的蒸馏.介绍蒸馏的方法时要介绍简要的步骤和方法.

  3.活动与探究是“天然水的净化”,因有第一课时的知识铺垫,可在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净化的方法,第二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比较不同方法的净化程度,同时重点总结过滤的操作要点。

  4.家庭小实验:可在第一课时后布置学生作为家庭作业自制简易净水器,等到本单元总结时进行评价并作为单元测验的部分成绩。

  5.组织学生查找资料出板报:野外饮用水的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