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二:《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认识图形这节课堂教学是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这些图形,但不要求学生准确的表述这些图形的特征。“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基于学生在学习 以前,对这些立体图形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动手摸一摸使学生从中感觉每个图形的形状,通过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动手分类、小组合作、概括总结出四种立体图形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教学比较好的方面是:
在上课时我在课前的谈话中,设计了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入部分,我通过让学生认识、观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动手操作等经常见到的物体根据不同的形状进行了分类。另外我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所分物体的不同形状抽象概括出了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名称,从现实的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通过教师提供的大量实物素材,例如:乒乓球、魔方、茶叶筒、积木块等实物,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就有数学知识,对要认识的这些图形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小组
合作、动手给物体分类、观察分类后每种物体的特点,抽象概括出了每种立体的名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每一种图形的认识都经历了引入—抽象—给出图形名称三步,帮助了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建立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表象。通过,列举生活中见到的物体,有利于学生把课本上的使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不足之处:
(1)上课时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
(2)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是一个难点,由于长方体的的形状种类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我设计的作业拓展性不够。
教学改进的措施:
(1)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这些形状的。把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慢慢学会发散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用数学的乐趣。
(2)精心设计练习,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以达到加深各类物体特征的认识的目的。
(3)让学生拿出四种物体放在桌面上滚一滚,从而发现圆柱和球,很容易滚动,长方体和正方体不易滚动只能推动。
(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向学生设疑:圆柱和球都能滚动,那滚动时有什么不同吗?可让学生拿实物在桌面滚 一滚,看发现什么?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意见得出结论。
(5)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观察、操作、发现,用感观来体验不同立体图形有不同的特点,加深对各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操做,用脑想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创新。
篇三:教学反思
上下的教学反思:
上下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不是什么的词,可以说是一点也不难,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接触过,课前,我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就先来了个小游戏,我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鼻子的上面是什么?鼻子的下面是什么?嘴巴的上面是什么?眼睛的下面是什么??课堂上马上活跃起来。接着我用上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察主题图。我先问:“ 图上有什么?”他们说出了有卡车、火车、轮船。“火车”在哪儿呢?这一问,就突出了火车的中间位置。有的说在上面,有的说在下面???,轮船在下,火车在下,卡车在上等。在课中后半部分我还让学生四处观察教师,用上下来举例说说,这就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直接可以应用。
不足之处:刚接触数学课,自己的组织语言能力还有待加强,用怎样的语言与低段学生进行交流?这还得跟恰老师学学。
左右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原因,看学生的反应,可说是这节课真的很糟糕。尤其是说以别人为中心“左右 ”的位置判断,回答的声音很不统一,学生的思维很乱。
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是这节课的难点,本节课我通过游戏的形式,要求学生不仅要弄清自己的左和右——只要两人面对面, 学生可以说都能说出对方的左和右,可是有一排人站在那里,较多学生就分辨不出来左和右。这里学生很容易以自己为标准去判断,而不是站在对方的标准去判断,我重复了好多次,还是觉得学生更不清楚了。
可能是我的要求太急促了,在一节课40分钟就想要学生分辨清楚,是不可能的,不要说学生,有些连大人都觉得有点难。还有就是判断图形等物品的左右,与判断人的左右是不一样的,很容易搞混淆的。
位置的教学法反思:
课前我向学生介绍了我带来的小玩偶,学生一看见都特别开心,于是我就让学生试着来介绍自己,想与小玩偶交朋友的同学,要求要讲明自己在哪里,越详细越好,比如在第几组第几个等,学生的积极性真的很高。通过课件上的资料学习,明确学生横为“行”,竖为“列”的一般规律。让学生在位子上数数自己的
位置在哪里,并把书上的练题进行书写,我还个别进行了抽查,并要求起来说说;这里我因为没有仔细的讲解,以至还有些学生不清方向。
在巩固练习阶段——找位置。这里学生的掌握能力还是不错的,知道座位中间的号最小,越往两边号码越大,在这个环节,有几个学生:陈雨帆、刘书豫、蔡梓航、蔡涛建、池灵静、何云杰等还是不清不楚的;在接近下课时,我出示了两张火车票(幻灯片)并向学生介绍与这类知识相关的一点内容。
课程在设计时,我还觉得较满意得,可是一上课,自己脑子里都好像混淆了,有时连自己都讲解不清,还要再了解了解,更好地解释给学生学习。 1-5的认识反思
“1-5的认识”这节一年级的课会被很多老师所忽视,然而深挖教材你会发现里面的东西很多,它是学生认识学习其他数和教师教学更大数的雏形。
“1-5的认识”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学生学习数学“数”的开始。由于1-5本身的数小,抽象程度低,小朋友很容易理解,不仅如此入学前已会数甚至会读写20以内各数。然而学生对这些数的概念却未清楚,数概念的建立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坚实基础。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重视学生数概念的建立,在学生初步了解1-5的含义并认识了1-5各数以后,要组织学生进行从抽象到具体的操作练习,让学生从丰富的操作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本节课,我把“1-5各数较清晰数概念的形成”作为教学的难点。这节课我注重突出自己预先设置的重点,在难点方面
(1)通过让一名学生上来摆出1-5各数所对应的小棒数,学生出现的是
3 4 5
||| |||| ||||| ,接着提问“你能换种摆法但同样也能表示这些数吗?”
学生出现的是 3 4 5
△ □ 五边形 ,从而突出数概念的本质,不会让学生局限于形式,同时在我删去了原先想让每个人动手摆的过程,如若这样学生的重心仅仅偏向于摆的形式。
( 2)再问:“除了用小棒,你还能用身边的东西表示3、4、5吗?”
生1:拿出3本相同的本子;
生2:拿出3支铅笔;
生3:拿出3个大小不同的橡皮擦;
生4:拿出1支铅笔、1本书、1本练习本表示3;
最后一个学生更是突破了“3”这个书概念,从本质上突出了3不仅仅可以表示3样相同的事物,还可以表示3个不同的事物,表示的是事物的数量多少。
另一个难点是关于数的数序:特别是把1、2、3、4、5从大到小排,倒数是没多大的问题,反而错误率较高的是这样的题型()、4、()、2、1.针对这一问题,我先让学生说从小到大排、从大到小排,紧接着问:“你能从大到小排老师给你发下的1-5的数字卡片吗?”让数序从初步感知到具体操作,数概念再
次得到巩固和提高,再次利用顺口溜“从小到大排,1、2、3、4、5;从大到小排,5、4、3、2、1”让差生得以同步发展。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的教学反思
南海小学 陈华养
在教学”比多少“这课内容时,我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入手,用”小猴吃水果“这一故事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助猴子分水果的程中掌握比较数的多少的一般方法,同时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符号简单、明了的应用功能。
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多少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
一。本节课主要是要让学生区分三种符号。在一节课内学生要认识三个符号,尤其是能区分”>“”<“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引导学生用形象易懂的语言去记忆三种符号,如:”大于号,开口在左;小于号开口在右“,再以游戏“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符号的印象,并学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多少。
第几反思
过这节课我觉得要继续发扬的是:1、根据教材情境图,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安排师生互动拍手、排队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重视面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放弃每个孩子的受教育机会,不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学生发言的面较广,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3.我在教学中对教材的练习层次进行了调整,在整节课上知识的进展有序又有度,排队学生不陌生,游戏充满趣味,虽然不断加大难度,但学生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没有疲倦感,同时我一直认为课堂上的一切没有预演比预演的效果更好,也能真正验证教师的组织能力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艺术,而且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次上完课都会有些遗憾,所以实际与预设是有距离的,正真的完美只有在教学之后的重设计和反思,教学之后适当的调整设计,相信对以后的教学能提供借鉴作用。
《认识0》教学反思
5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 来自张莉 2012-10-22 17:50:37| 分类: 张莉反思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加法对现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已经不是初步认识的,因为大多数学生都上过学前班或幼儿园大班都学过,他们已经把计算训练得很快了。但是我个人这其中有些是机械化的,学生不太理解到底什么是加法,什么又是减法,有些学生还很天真地说:“我在幼儿园的时候已经学过加减法了,老师说多了就加,少了就减。”
作为一个一年级的数学老师,怎样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纠正错误认识,建立正确概念呢。 我认为应做好如下三点:
一、创设情境,正确理解加减法含义。
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我还是让学生从具体事例中从认识加减法的意义开始,让孩子通过观察图画、片,用三句话叙述意思,提出问题其实就是简单应用题了。如:“树上原来5只小鸟,后来飞来了2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和“小明拿了4个气球,爆了2个,手里还剩几个气球?”等等这样的情境,让孩子们理解,飞来了,一共的都是合起来的意思,用加法计算。“飞走了、爆破了、开走了”等等都表示去掉的意思,是要用减法来计算。当孩子们把意义理解了,
计算起来就会明白多了。
二、结合组成,科学指导口算方法。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不要以为5以内的加减法简单,就不注意方法的引导,这是错误的。有的孩子是数手指,有的是数实物等,方法不当。不加指导就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了后患。和加法一样都要引导学生想组成。只有这样学生口算速度才能上来。
三、寓教于乐,让学生体会数学乐趣。
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各种竞赛等手段来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利用口算卡片,采用抢答、开火车、小组比赛、男女擂台赛等游戏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了口算速度。而口算能力的提高不一朝一夕的,必须多练。另外,要与家长配合,每天让家长给孩子练习一定数量的与教学内容同步的口算题。
如果这样去落实的话,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肯定可以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认识图形这节课堂教学是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这节
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
中识别这些图形,但不要求学生准确的表述这些图形的特征。“数学来源
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基于学生在学习
以前,对这些立体图形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学生的实际
生活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动手摸
一摸使学生从中感觉每个图形的形状,通过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图形的
认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让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动手分类、小组合作、概括总结出四种立体图形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动
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教学比较好的方面是:
在上课时我在课前的谈话中,设计了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入部分,我通过让学生认识、观察生活中
经常见到的物体动手操作等经常见到的物体根据不同的形状进行了分类。另外我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所分物体的不
同形状抽象概括出了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名称,从现实的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通过教师提供的大量实物
素材,例如:乒乓球、魔方、茶叶筒、积木块等实物,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就有数学知识,对要认识的这些图形
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小组合作、动手给物体分类、观察分类后每种
物体的特点,抽象概括出了每种立体的名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每一种图形的认识都经历了引入—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