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1-08-31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维目标导航】

  1、知识与能力:

  ⑴ 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⑵ 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⑶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⑷ 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⑸ 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孟子散文论辩特色。

  ⑹ 多角度赏读课文,了解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和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⑴ 反复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在读中走近孟子。

  ⑵ 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作眉批,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疑难。

  ⑶ 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互动互学的教学情景。

  ⑷ 引导学生链接生活,拓展思维,从纵深角度扩展学生阅读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⑵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启迪学生明了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⑶ 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倾心解读,成为情感颐养的过程,成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沙场点兵】

  1、搜集孟子及相关背景资料。

  2、注意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看课下注释积累一下。

  3、搜集孟子的一些名言警句。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信书不如无书;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等。

  4、积累逆境成才方面的名言与事例。如: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庸人却是一个万丈深渊;把脚抬高,绊脚石就成了垫脚石;顺境中的美德是自控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教学设想】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质疑──探疑──解疑的教学情景,通过诵读──积累──感悟──拓展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思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于读准节奏、读出气势、疏通文意、理解主旨。

  难点:在于两篇短论的论证结构的把握。

  【教学方法】

  以读为核心,自主思考、合作研讨、集体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筛选。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安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

  〖方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在线

  一、导入

  师生对话:指几名学生向同学介绍你了解的孟子,师作补充: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他曾经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在称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体现他思想主张的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多媒体展示学习侧重点

  师作介绍,简介孟子散文的特色,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朗读训练

  1、齐读,鼓励学生团结一心,读出气势。

  2、师根据齐读出现的问题作朗读指导,指出停顿的重点地方以及易错读音,边范读边指导。

  3、小组或团队试朗读,群体竞读,个体读,齐读。

  四、自学研讨与交流

  要求:

  1、自主读,发现问题,作眉批。

  2、小组合作研讨,组长做好分工,要求分工协作积累文言语汇,在此基础上初步理解文意。

  师生交流:

  1、各小组将在合作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其他小组尝试解决,师作评价。

  2、各小组分别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3、师呈现重点问题,检测学习成效(此为弹性设计,可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灵活取舍)。

  五、研读课文,探究思路

  小组探究:研读2、3段,看看战例中攻守双方的条件及结果,进而找出文章的论点与结论。

  师生交流,明确论证结构。

  六、展读课文,飞扬神思

  师生对话: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凭借地利优势的例子?

  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七、师作小结,重申主旨,作业布置

  随着阅读的深入,思维的纵深,你会发现很多问题,质疑反思,收获无穷,愿这种习惯伴你学习的每一天!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诵读这一章,并预习下一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安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挖掘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