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英语教学反思怎么写(一)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因此,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

(1)写成功之处

  斀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敿词故浅晒Φ目翁媒萄б材衙庥惺杪┦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敚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斪芏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英语教学反思怎么写(二)

一、教学反思的界定及意义

  反思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首先提出,指对思想本身进行反复的思索,即指思想的自我运动,简单地说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再创造,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一些成功的教师都重视写教学反思,以此而起步成名。

  美国着名学者舒尔漫指出:“教师知识结构=规则的知识+教学案例+实践智慧知识。”美国教育家玻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朱永新教授曾说过:案例+反思=名师。由此可以看出:实践智慧知识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课后反思正好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反思的意义:

1、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问题。

2、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

3、反思性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师的道德感和成功感。

4、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反思的类型

  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

1、纵向反思:教师自我成长的不断思考、检测和总结。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2、横向反思: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3、个体反思:新课程改革强调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果等等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应树立自身的特色教学和个性化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学的研究者,因为新课程蕴涵的理念、方法及实施过程都是过去的经验和原理难以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的成果,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问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经常查缺补漏,让自己的教学更加完善,这是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此外教师还要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不断更新自己陈旧的教学模式。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教师发展和成长的核心。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作好课后反思,促使自己快速成长,总之,只要教师能够经常总结教学的各个环节,就能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个体反思可以给自己制定反思的计划,每个阶段有具体的研究目标,如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某一个方面)、教学评价等。

4、集体反思:即集体组织或自由结合在一起进行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广泛途径。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记录所看到的情景。还可以用摄像机将教学活动拍下来,组织观看。每个观摩的教师都写教学反思,都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分析,促使大家各自思考,然后共同研讨,重在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惑,进行团队反思,每个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 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教与学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除了同事之间的集体反思外,还可请教育教研学者介入,提出有促进性、针对性的建议,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由于同校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都有其相似性,大家对教学都会产生共鸣。教师要虚心听取其他老师们的建议,不要认为他人对自己不好的建议是对自己的鄙薄,应该把它视为工作中的“催化剂”,反思自我,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从而让自己的工作更出色。那些一味地说好只是虚伪的奉承,能够真正的提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才是宝贵的财富,因为这样才会真正的`认识自己。

  集体反思也应有总体计划,某个阶段共同讨论某个问题,每个成员都写出自己的反思,集中讨论,认识、纠正不足,丰富理论,明确方向,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