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笑教学反思(3)

时间:2021-08-31

篇三:

  《微笑》是一首西班牙民歌,作者语言简洁自然、纯朴真实、意蕴幽长。作者以诗歌的形式,通过生活中最简单的一个表情——微笑,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性的呼唤。

  备课时,我考虑最多的是:怎样挖掘出诗文的内涵?怎样在40分钟时间里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怎样构建开放有活力的课堂?怎样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静下心很久,还是决定抓住语文基本功——“听、说、读、写”。

  所以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三大环节和板书:

  【研读探究案——研读闯关我最棒!】

  (一)品悟文本,感悟微笑内涵;【第一关:朗读诗歌,感知理解。】

  (二)交流往事,体验微笑价值;【第二关:交流讨论,升华主题。】

  【拓展延伸案——创作诗歌我能行!】

  (三)创作诗歌,激发微笑情感。

  【板书设计:】

  画笑脸

  微笑最好的身份证

  【相互理解】 【和谐共处】

  永远微笑吧!

  本课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初步背诵(诗歌4、5、7小节)。

  2、从微笑的特点、作用和作者呼吁人们以微笑相待三方面理清诗歌脉络。”

  3、深入理解微笑的内涵。

  引导学生与作者、与文本深层对话,从而知道微笑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作者从一个简单的表情——微笑,告诫人们应该相互理解、和谐共处,也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可谓“小命题中蕴藏着大道理!

  4、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微笑对话”,亲近学生,走进彼此的心灵世界。

  5、与单元主题“礼物”相结合,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微笑是送给他人一份最好的礼物!呼吁学生在生活中传递微笑,送出这份特殊的礼物。 回顾本节课教学,自己仍有许多不足:

  1、课时划分应该更合理。

  因为考虑到是一首诗歌,因此只设计了一个课时进行教学。我想若能把这首诗歌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会更好。

  2、对时间的掌控还是不够。

  在第一关“朗读诗歌,感悟理解”占用时间偏多。

  3、没有充分朗读,以体现语文味,诗歌美。

  4、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发现孩子的朗读、批注、合作等需要再加强指导,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由读到写的训练没能在课堂上展示,也是本节课的一大遗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积极改进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认真研读教材;合理把握课堂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时评价、激励;组织好“独学”、“对学”、“群学”……总之,语文味十足、生动活泼、删繁就简、真正高效的课堂是我不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