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优质课的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看老师写课题“冕”字的上半部分是个帽子头,而不是“日”,要写得扁一些,里面的一横不要靠左右的笔画,请同学们书空两遍,感受感受

  师:了解王冕这个人吗?

  生:我读过王冕的《墨梅》,他是一个大诗人

  生:王冕擅长画荷花,画梅花

  生:王冕品行高洁

  师:说得好!这篇课文选自《儒林外史》这是一部反映读书人、知识界的讽刺小说,王冕就是这部名著中第一个出场的正面人物让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出示:1.闷热的天气,让人感觉闷得慌2.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指名读)

  师:“载”字读zǎi的时候,有两种意思,一是记录的意思,二是年的意思,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体会(出示:①【记录】记载、载入史册;②【年】三年五载、千载难逢)

  师:同学们,把你觉得难读的地方、重要的地方,再多读几遍

  整体把握,揣摩表达顺序

  师:细细阅读课文的同学会发现,其实这篇课文是由几个数字串起来的,快速浏览课文,你发现了吗?

  生:我发现了这几个数字:7、10、13、14、17、18

  生:我发现了这篇课文是根据王冕的年龄来写的,写了他的成长过程

  师:看,用王冕的年龄来做线索,故事的情节发展就特别的清晰,特别的自然,读起来也特别的舒服将王冕从7岁到17、18岁这十年间成长的故事,用一篇文章写出来,难度可想而知,可是,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

  生:重要的事情详细写,这叫详略得当

  师:重点写了几件事?

  生:重点写了“放牛”和“画荷花”这两件事

  师:一定是这两件事对王冕的成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要用心去品悟

  深入文本,感受人物形象

  师:请阅读直接描写王冕的语句,将带给你强烈感受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所画的语句,选择一处,在旁边写写自己的心里话待会一起来交流交流

  ●聚焦人物语言(所说)

  生:我关注的是第二小节中王冕对母亲所说的那句话我觉得王冕是个懂事的孩子,他听到母亲的一番话后,便说自己在学堂闷得慌,其实他很爱读书

  生:我觉得王冕是个懂事的孩子,那么小,就懂得为母亲着想

  生:我也觉得,他是很爱读书的,你听他说“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但他却要答应母亲去放牛

  师:你们透过王冕的话语,读懂了王冕的心(出示王冕的话)同学们,将结尾的“呢”字去掉,可以吗?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不能去掉,有了这个“呢”,让母亲感觉他是发自内心的

  师:王冕讲的是假话,儿子怎么能对母亲讲假话呢?

  生:这是善意的谎言,这是对母亲的爱

  生:不能去掉,有了这个“呢”字,更能让我们感受到王冕为母亲着想,隐藏着自己的难受

  师:好一个爱,好一个隐藏!读书就要这样,关注一词一句,去体会文字背后的意思

  ●聚焦“舍不得”(所做)

  师:读一读第四小节,你又见到了怎样的王冕?

  生:我从“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读懂了王冕十分爱母亲,十分孝顺

  生:我从“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这句话读懂了王冕的好学,勤奋刻苦

  师:再读一读这一段话,作者在描写王冕孝顺母亲、勤奋好学的语句中,你有没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作者用了两个“舍不得”,一个是舍不得吃,一个是舍不得花

  师:透过这两个“舍不得”,我们来问问王冕:腌鱼腊肉,你是不喜欢吃吗?

  生:我非常喜欢吃

  师:既然喜欢吃却舍不得吃,那你舍得的是什么?

  生:我舍得给母亲吃,母亲为了我那么辛苦,我要孝敬她

  师:好一个孝顺懂事的王冕!点心钱,你也舍不得花,难道你放牛一点都不饿吗?你要知道,你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呀

  生:我也饿但是一想到读书,我就咽咽口水,忍下去了

  师:真是个能吃苦、爱读书的好孩子放牛,孝敬母亲,刻苦读书,这就是王冕的快乐生活

  ●聚焦心理刻画(所想)

  师:作者为了展现王冕的人物形象,从他的所说、所做进行细致刻画,让我们感受到了王冕对母亲的孝顺和对读书的.喜爱作者还着重刻画了王冕的所想读一读这两处心理刻画,你又见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

  生:善于思考

  生:不怕困难

  生:敢于尝试

  生:这是王冕在给自己打气,给自己鼓劲,一个渴求上进、敢于尝试的少年王冕清晰地走到我们的面前再读一读,感受感受,体会体会

  触摸内核,体悟表达精妙

  师:课文的第五小节对景色的描写,作者花了不少笔墨,老师给这段景色描写配上音乐,大家美美地读一读(学生伴着音乐,美美地读书)

  师:自由谈谈你的阅读感受吧

  生:太美了,要是真能见到这样的美景,我肯定会陶醉的

  生:这仿佛就是世外桃源呀!谁到了这里,都会舍不得离开的

  师:这样的美景,我们或许也曾见过,但是未必能像作者这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来再读一读,把你觉得写得特别好的词句圈画下来(学生边读边圈画)

  师:围绕你所圈画的语句谈一谈吧

  生:我觉得“镶”“透”这两个动词用得好,感觉很有动感,就像真的似的

  生:我觉得“黑、白、青、紫”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使用得好,这就像一幅图画一样,五彩缤纷,惟妙惟肖

  师:你这是在用美的眼睛欣赏着美,我佩服

  师:同学们,再看看这几个词语“天空中、山上、山下、湖里”,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作者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

  师:是的,这段美景能清晰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那是因为作者关注到了色彩的绚丽、动态的活力和方位的转换呀读着这样的文字,感觉自己也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之中了再读一读,争取背出来

  (学生练习背诵,抽查)

  师: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可是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荷花呢?

  生:因为这是王冕亲眼见到的

  师:亲眼见到的景物一定不止这些,为什么要重点写这段美景呢?

  生:因为王冕是见到这段美景之后才决定去画荷花的,写这段美景,就是为了写后面的“学画荷花”这件事,所以需要重点写

  生:这是埋下伏笔,为下文做铺垫

  师:你们懂得还真不少同学们读一读作者在这段景色描写之前的那句话,也就是第五小节的第一句话,或许你的感受会更深

  生:因为王冕读了许多书,懂得了许多道理,所以遇到这样的美景,他才会入迷,才会去思考,产生画荷花的想法

  师:同学们,这叫灵感,王冕的灵感正是见到这幅美景才产生的,也正是画画才改变了王冕的人生命运多读书,多积累,你就会产生很多的灵感,拥有很多的机会,你的人生就会丰富多彩相信随着你们的年龄增长,会有更深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