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的用处》教师教学反思(2)

时间:2021-08-31

 3、个人猜想验证 提升自学能力

  在解读身份证号码的编码规则时,我先请学生在小组内比较收集到小组成员的身份证号

  码,再大胆猜测每个数字可能会代表什么样的信息,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猜想。汇报交流后,播放了课件2位同学采访派出所户籍管理人员的DV,通过观看课件,验证了自己刚才的猜想。就这样,让学生在探索中猜想,在猜想中验证,他们的探索欲望得到了充分地释放,也提升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4、开篇独具一格,结尾创新延伸

  别具一格的开头,能够激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好的结尾,则能够将孩子的兴趣无限延伸!本节课的开头我先在黑板上板书数字“1”,提问学生:看到了1,你先在脑海中想到了什么?由学生的回答“一块橡皮”、“一根手指”等引出数字的第一个功能——数量;再通过提问,谁是第一个发言,第一节课,引出数字的第二种功能——顺序,紧接着,我在1的右边板书0,得到10,学生继续感知数字的上述两种功能。紧接着,我在10的左边板书数字1,得到110,学生的脑海中跳出了一个常用的电话号码——报警电话。从而引出了数字的第三种功能——编码。数字通过这样的三种功能表达信息,于是,很自然地导入“数字按照不同顺序排列起来,可以表示数量、可以表示顺序,还可以表示编码。这些都是数字的用处”,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引出本节课课题。

  本节课的结尾:数字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奥妙无穷。同学们,我们的未来社会将是一个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还有许多数字编码等你们发现,等你们设计,希望你们能用今天所学习到的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黄老师留下我的一个编码,等大家研究。邮政编码:277100,你们的研究有什么收获或者疑问,可以用适当的方法与我交流讨论。这样的结尾将学习延伸到了课后,学习的效果可见一斑。

  这节课也有一些遗憾之处:由于本次借班上课,课前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够充分。泡小学生一入校就有学号,每个学号都是以毕业年份编写的。虽然泡小每个年级最多9个班,但是学校规定班级数字都用了2个数字表示。所以教学时,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生成没有充分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