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优秀反思(2)

时间:2021-08-31

3、正确引导

  歌曲教学中轻声也不是唯一的做法,我们常常在教学中提倡轻声唱,即保护嗓子,又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在教三年级柯尔克族民歌《幸福花儿开心上》时,欢快热烈的旋律,录音一放演唱起来富有奔放的激情,我写下了这样的体会,这个班学生平时爱喊,嗓门较量,要是他们认真起来大声唱,也别有情绪,。第二课时,他们已经对歌曲熟悉,大声唱我没有制止,倒让我想起来青歌赛新疆代表队中热情奔放的三个原生态组合。学生唱的兴奋、快乐,从中也得出只要组织调动引导好,就能有大声唱又不乱喊的现象。在唱的过程中,两个学生高兴时,用“沙沙”当衬词,同学给我反映,说他们胡唱,我真不知怎样回答,这种情况应该允许,他也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在课上为了不让学生都去随心去表现,还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下,即不支持也不反对,自己也觉得挺违心,按理应让学生尽兴。可教学有时为了课堂的秩序经常会碰到放手又不够大胆的做法。

  学习朝鲜族歌曲《嗯嗨呀》时,这样写到:歌曲带有一种号子的形势,学生特别喜欢,上音乐课略显激动,平时课间又喊有闹,但音乐课上他们的嗓子唱起来那样明亮,是不是平时叫喊多了声音打开了那?同学们唱的很起劲,好的一首歌会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看老师如何引导。

4、情绪

  在学唱《动物园里》,看到同学们的情绪不是很激动,没能表达出那种高兴欢快,狮子睁眼,猴子舞动的劲,带领学生边说边用神态动作去领悟,然后再进入到音乐中去,采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学生很积极玩的高兴,发出音乐课真好玩的感叹!

  《小雨沙沙》这首歌欢快,活泼,当学生的兴奋点达不到歌曲的演唱情绪与音乐不协调时,我让全班同学找春天,带着微笑表情说春天,看:春天来了,花儿笑了,到处是鲜花、、、、、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快感悟到一种情绪。事半功倍。课堂马上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派生机。

  《数蛤蟆》这单元是在游戏玩耍中学习,用律动感受,打击乐敲击的节奏动感很强,开始我和同学们很拘谨,演唱、律动总觉得和伴奏不协调,旋律越熟悉后,我带他们的动作就夸张了,学蛤蟆屈腿的动作更形象开心极了。有时想想快50岁了很可笑,可是你不投入怎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低年级同学自由体验是他们最高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