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肠寸断成语故事

时间:2021-08-31

  肝肠寸断是比喻伤心到极点。那你们知道肝肠寸断有什么典故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肝肠寸断典故,供大家阅读!

  肝肠寸断典故

  公元346年,晋将桓温率军上溯长江攻打蜀国,船进入三峡时,部将捉到一只小猿放到船上,母猿看到后心急如焚,沿岸奔跑,奋不顾身,跟着船队跑了100多里,在巫峡时竭尽全力跳到船上气绝身亡,剖开母猿,见其肝肠寸断,十分感人。

  肝肠寸断解析

  【拼音】gān cháng cùn duàn

  【释义】肝肠一寸寸断开。比喻伤心到极点。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其悲痛

  【近义词】心如刀割、五内如焚

  【相反词】心花怒放、喜气洋洋

  【示例】一时想起碑中记中薄命之话,再看看书香、秀英诸人前车之鉴,不由不毛骨悚然,肝肠寸断。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

  肝肠寸断成语故事

  但在《世语新说》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记载如下:“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具体的翻译过来就是:

  桓温讨伐成汉时,大军途径蜀地。我们都知道,巴蜀多山,盛产猿猴。古诗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说的就是巴蜀之地。

  桓温的军队从水陆西进,进入巴蜀腹地。大军前行,在大军一侧却有一个“不速之客”始终尾随。这个“不速之客”乃是一只母猿。

  母猿为何要一直跟随桓温的战船呢?因为它的孩子被一名军士捉走了,它是来找孩子的。要说起来,这只母猿也够凄惨的。它一路追,一路悲伤的哀嚎,竟然足足追了一百多里的路程!最后,母猿跳上战船,结果当时就死了。

  桓温军队的士卒剖开母猿肚腹,竟然发现,母猿的肠子已经一寸寸断裂!原来,它是伤心自己的孩子,因此“肝肠寸断”!桓温听说这件事后,严惩了捉小猿猴的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