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孝的成语(3)

时间:2021-08-31

  乌鸟私情: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鸮鸟生翼:旧传鸮鸟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负义。

  孝思不匮:匮:缺乏。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出处:《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出处:《汉书·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孝悌忠信: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凡遇人,只劝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孝子慈孙: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出处:《孟子·离娄上》:“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孝子顺孙: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出处:《汉书·武帝纪》:“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

  孝子贤孙: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出处:元·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贤孙。”

  衣冠枭獍:相传枭是吃母的恶鸟,獍是吃父的恶兽。旧时比喻不孝的人。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苏楷为衣冠枭獍。”

  移孝为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出处:语出《孝经·广扬名》:“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移孝作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出处:谢觉哉《不惑集·爱父母》:“不错,封建社会曾把养父母这件事涂上一些神秘色彩。它是利用人类热爱父母——‘孝亲’的自然伦理,要人民‘移孝作忠’。”  忠孝两全: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子孝父慈: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出处:《左传·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六:“须是就君仁臣敬、子孝父慈与国人信上推究精微,各有不尽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