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探源札记有感(2)

时间:2021-08-31

  不过骄傲归骄傲,也有一些问题要引起我们注意。十五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传统的阅读书写方式逐渐式微,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造成对传统文化的淡漠和疏离。表现之一就是传统文化的误解误读,这里面又以成语的误用为主要的问题。很多专业人士,比如新闻工作者也经常犯这方面的错误,他们做的是传播工作,对受众有很大的指引作用,尚且如此,那么大众的误解误读就可以想见了。因此,要正本清源,给读者正确、准确的文化信息刻不容缓,而且搞文字工作的人要首先负起这责任。进一步讲,负这责任的,不止是新闻工作者,还有大型工具书的编纂者们。他们的工作,是确立标准和典范,是某种程度的源头工作。如果源头不清不明,流传下来的就可想而知了。兹举平日随手札记一二,非为炫学逞才,读者明察。

  成语“赤手空拳”。

  成语“犁庭扫闾(穴)”。

  《辞海》:“谓犁平其庭院以为田,扫荡其闾里以为墟,比喻灭亡其国。《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乍一看文通字顺,其实这是望文生义。这里的庭应该指龙庭,是古代匈奴祭祀天神的处所,也是匈奴统治者的军政中心。扬雄在《谏不受单于朝书》里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要皇帝派兵犁平敌人的大本营,扫荡他的巢穴,在那里设置郡县,像治理全国其他郡县一样。这样讲,才能充分体现出这成语的力量气势来。陈毅《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雄师百万下江东,辞庙仓皇是蒋凶。丧尽人心终不悔,犁庭扫穴事最公。”

  不过,以上的问题并不影响我们使用这些成语,因为我们还大致知道它们的含义。可是有一些成语的字和音的错误竟然也出现在大型工具书里,这就脱不了误人子弟的干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