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备课记录

时间:2021-08-31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读准难生字字音,积累文言词语,熟练翻译全文。

  3、熟读并背诵课文。

  学法指导:

  1、利用描写对象理清思路,以解读文本,提示背诵。

  2、反复诵读达到背诵

  3、借助注解多遍翻译,直至复述。

  学习过程

  一、查一查:

  阅读课下注释①并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写出你所知道的与课文及作者相关的知识。

  二、读一读

  1.听读课文。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滁( ) 壑( ) 琊( ) 潺( ) 酿( )

  僧( ) 辄( ) 霏( ) 暝( ) 洌( )

  蔌( ) 弈( ) 翳( ) 射( ) 觥( )

  偻( ) 朝( )而往

  借助阅读六字诀(人事景物情理),理清作者思路:

  1、第一段的写作内容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

  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找出本段所描写的对象:

  (2)借助课本下面的注释,把本段的翻译写出来,小组讨论,对于标记的重点字词,明确翻译

  (3)学生小组提问,学生纠正,教师确定

  (4)学生个人复习本课内容,然后强化背诵本段课文

  2、第二段的写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