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罢相遭贬故事

时间:2021-08-31

  张九龄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下面是张九龄罢相遭贬故事,和小编一起看一下吧。

  开元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李林甫来说,却极不平凡,是一个令他终身难忘日子。他处心积虑,在这一天终于爬上了仕途的巅峰,接替张九龄为中书令,开始他长达十七年之久的第一宰相生涯。

  李林甫真不愧为弄权高手,经他一折腾,张九龄、裴耀卿等人在玄宗面前形象受损,失去了相位;严挺之则被贬为洺州刺史;王元琰更是被流放岭南。真可谓是一石数鸟。

  李林甫被任为中书令,张九龄、裴耀卿被罢相都是在今天的朝会时宣布的。早朝开始之前,文武百官蜂拥般地走进大明宫的含元殿,细心的官员已经发觉李林甫与往日有所不同,走起路来,趾高气扬的;也察觉张九龄与以前相比更为意气消沉。人们已经猜到了一些,因为这几天不断有一些小道消息传出:皇上准备调整宰相班子。当然,最清楚内幕的不过是李林甫和张九龄等人了。李林甫利用王元琰贿赂案事题发挥,大做文章,不厌其烦地在皇上面前说张九龄的坏话。在李林甫的不断诋毁下,玄宗对张九龄的信任开始瓦解了。他把张九龄与李林甫做了比较,在他看来,李林甫忠厚老实,办事有板有眼,老成持重而又小心谨慎;而张九龄则不同,要么擅自做主,自以为是,要么固执己见,谏诤不休。玄宗起用李林甫为第一宰相之意已决。

  玄宗的意图,李林甫的心里是很清楚的。他平时有事没事总要找机会在玄宗跟前侍奉,甜言蜜语,察言观色。这既是讨好皇上,又是为了掌握皇上的心理,人们常说他“善伺人主意”,就是指此而言。当然,李林甫掌握玄宗的心理还有另外一条途径,那就是拉拢宫中的一些要害之人如武惠妃、高力士等充做内线。可以说,玄宗的一举一动,他都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