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倾城之恋》白流苏的悲剧命运(2)

时间:2021-08-31

  一、男权为主的社会是造成白流苏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

  在几千年以男权为主的封建社会中,中国女性普遍沦为男人的工具和附属物,她们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被剥夺,束缚在家庭生活的狭小天地里,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并背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白流苏费尽心机抓住了婚姻,赢得物质生存保障,可她却失去了自我,沦为生存的精神空虚者。

  “女性通过婚姻获得一张长期饭票成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奋斗的终极目标。”

  白流苏在香港见到了范柳原,一心想和他结婚,目的过于明确。范柳原一针见血地指出白流苏并不爱他,从这个意义上说“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白流苏被彻底羞辱了,她的想法被当场揭穿。尽管范柳原的话语有些刺耳,但戳到了她的痛处。她的种种迹象表明她除了结婚以外没有任何爱的念头,其婚姻梦也因此破灭。

  当一纸电报把白流苏再次召到范柳原身边时,她感到自己完全失败了,她成了范柳原的情妇。但“总之,没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长期抓住一个男人,是一件艰难的,痛苦的事,几乎是不可能的。

  啊,管它呢!她承认柳原是可爱的,他给她美妙的刺激,但是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这一点。她知道她可以放心”。

  对白流苏来说,其实这也是一个无奈的妥协。依靠一个男人成为自己今后生活的依靠,是男权社会压抑下女性无法选择的命运。

  范柳原在白流苏成为他的情人后要到英国,他给白流苏租了一所大公寓。白流苏对他的走并不感到伤心,相反感到解脱,毕竟她只是为了一个家,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现在得到了。

  “她走上楼梯去。空得好!她急需着绝对的静寂。她累得很,取悦于柳原是太吃力的事,他脾气向来就古怪;对于她,因为是动了真感情,他更古怪了,一来就高兴。他走了,倒好,让她松下这口气。现在她甚么人都不要――可憎的人,可爱的人,她一概都不要。”

  白流苏的内心活动真实地再现了她的心境,她可以不用做戏了,她感到无比的轻松,接着是无比的空虚。如何消磨以后的漫长岁月成了她心中永远的痛!

  柳原走后的第二天,炮火就响了。白流苏也在炮火中受到惊吓,在恐惧中她也想到了柳原,但已如同隔世般的渺茫。可见,所谓的感情是如此的经不住世事。正当在战火中无计可施时,柳原出现了。这场战争让他出国计划泡了汤,他接白流苏到了安全的地方。然而毕竟在香港,炮火就在耳边,就在这绝望中,两个自私的人终于“恋爱”了。“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她突然爬到柳原身边,隔着他的棉被,拥抱着他。他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握住她的手。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

  出人意料的结果发生了,范柳原和白流苏终于结婚了,也和别人一样登报发出郑重的启事。白流苏获得了婚姻的保障,她成功了吗?她的命运从此真的改变了吗?

  表面上看,白流苏在婚姻的较量中赢了,实质上是落入延续千年的封建传统的桎梏中,她不得不依附于拥有财产和地位的范柳原。这其中,白流苏根本没有恋爱的喜悦,有的只是孤寂、彷徨、不可靠和无所归依,是典型的郁闷型怨女,她的命运无疑是悲剧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