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故事(2)

时间:2021-08-31

  张爱玲与胡兰成

  正当张爱玲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她却恋爱了,而这场恋爱的对象竟是她纵有千万条理由都不该爱的人。这个人叫胡兰成,他竟让张爱玲为其神魂颠倒、为其魂牵梦萦,是不是中了邪了吧?没有人能看好,更没有人能理解这份感情。 1944年初春的一天,为大汉奸汪精卫政府文化部服务的胡兰成在南京的一座庭院的草坪上,悠闲地躺在藤椅上翻阅着新出版的杂志。他在读着一篇小说,读着读着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个中年男人所读的小说就是张爱玲的《封锁》。

  胡兰成,是中国近代作家与争议性人物。浙江嵊县胡村人,生于1906年。从小家贫,吃过很多苦,赤手空拳拼天下。1936年,发生了李宗仁白崇禧等“桂系”军阀反对蒋介石的“两广事变”,胡兰成在广西教书,在《柳州日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摇笔鼓舌,鼓吹两广与中央分裂,理所当然受到了军法审判。可他的政论暗藏玄机,引起了暗中窥觑者的注意,汪精卫系的《中华日报》开始约他撰稿。文章发表后,马上得到日本帝国主义刊物的青睐,当即翻译转载。抗战爆发,上海沦陷,胡被调到香港《南华日报》当编辑。他写了一篇卖国社论《战难,和亦不易》,受汪精卫妻陈璧君赏识,立刻提升胡为《中华日报》总主笔。从此,开始替汪精卫的亲日伪政权服务,1940年汪记伪政府成立,胡兰成任汪伪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法制局长、《大楚报》主笔。

  胡兰成的发妻叫玉凤,在玉凤过世之时,胡兰成借贷以葬妻魂,却四处碰壁。对此,胡兰成后来回忆说:“我对于怎样天崩地裂的灾难,与人世的割恩难爱,要我流一滴眼泪,总也不能了。我是幼年时的啼哭,都已还给了母亲,成年的号泣,都已还给了玉凤,此心已回到了如天地之仁!”就是这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只身闯世界的文人,在挣扎中淡漠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价值观。

  已在汪伪政府中任职的胡兰成正在南京养病,这天他收到了海派女作家的代表人物苏青寄来的杂志《天地》第十一期,读到《封锁》的时候,他心有所动,对这个女作者张爱玲既充满了好奇,又充满了渴望。他被一种冲动燃烧了起来,使得他立即写了一封信给苏青,对张爱玲的小说说了不少好话,提出想要见这个作者。苏青回信说,作者是位女性,才分颇高。这更是让胡兰成对张爱玲念念不忘。不久,他又收到了苏青寄来的《天地》第十二期,上面不仅有张爱玲的文章还有她的照片。胡兰成对张爱玲的欲望之火燃烧得更旺了。他回到上海之后就专程去找苏青,要以一个热心读者的身份去拜见张爱玲。苏青告诉他张爱玲从不轻易见人,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吧。但胡兰成执意索要张爱玲的地址,苏青无奈,只好把静安寺路赫德路口192号公寓6楼65室---张爱玲的地址给了他。胡兰成如获至宝,此时他早已顾不得自己已有妻室的人而且还是第二次婚姻的现实,第二天就兴冲冲地去了张爱玲家。他的家在大西路美丽园与赫德路相隔不远,登门求见却碰了钉子。张爱玲果真不见生客,胡兰成却不死心,从门缝里递进去一张字条,写了自己的拜访原因及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并乞爱玲小姐方便的时候可以见一面。没想到第二天,张爱玲突然改变了主意,打了电话给胡兰成,说要去看他。在这之前,胡兰成因得罪了汪精卫被关押起来,张爱玲曾经陪苏青去周佛海家说过情。因此,张爱玲知道这个人,就决定可以见一面。

  据胡兰成回忆说,见面后张爱玲给他的感觉并不如他所想像的那样,他发现张爱玲个子很高,她坐在那里显得幼稚又乖巧,并不像个作家,更像个未成熟的女学生。但是他俩一谈就像开闸的洪水,足足谈了五个小时。两人似乎早已有了故交之感,待到胡兰成送张爱玲到弄堂口时,竟有些依依不舍了。次日,胡兰成回访了张爱玲,张爱玲的房里十分华贵,这使得他感到了不安,好像是三国时刘备进孙夫人的房间的感觉,他有些自悲。那天,张爱玲穿了一件宝蓝绸袄裤,戴了嫩黄边框的眼镜。这又让胡兰成想入非非。此后,他每天都去看张爱玲。有一天,他向张爱玲提起刊登在《天地》上的照片,张爱玲便取出来送给他,还在后面题上几句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这一年,胡兰成38岁,张爱玲24岁。很快他们就恋爱了,他俩几乎到了如胶似漆的程度。那时胡兰成在南京办公,一个月回一次上海,一住八、九天。每次回上海,他并不回美丽园自己的家,而是径直赶到赫德路,先去看张爱玲。两人每天在一起,你情我爱。所有的人对他们之间的感情都迷惑不解,胡兰成是个汉奸,又有妻室,年纪大到几乎可以做张爱玲的父亲。他能赢得大才女张爱玲的爱珍是不可思议,人们都在为张爱玲惋惜。可是张爱玲却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她为这段恋情拼命地付出。她不介意胡兰成已婚,不管他汉奸的身份。

  有人分析他俩的爱情原因,觉得胡兰成是懂张爱玲的,懂她贵族家庭背景下的高贵优雅,也懂她因为童年的不幸而生成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仅仅这一个“懂得”,也许就是张爱玲爱上胡兰成的最大原因。其实细细分析来,张爱玲本身就不是一个世俗之人,她不以尘世的价值观去品评一个人。她没有什么政治观念,只是把胡兰成当作一个懂她的男人,而不是汪伪政府的汉奸;对于胡兰成的妻室,她也不在乎,因她似乎并不想到天长地久的事。她在一封信中对胡兰成说:“我想过,你将来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也许她只在乎胡兰成当下对她的爱,其他的,她都不愿多想。胡兰成的年龄比她大出很多,但这也许又成了她爱他的原因。张爱玲从小缺乏父爱,便容易对大龄男性产生特别的感情,所以,年龄问题也不是障碍。于是,她倾尽自己的全部去爱他了,就这样在世人诧异的眼光中相爱了。爱得那样的超凡脱俗。

  1944年8月,胡兰成的第二任妻子提出与他离婚。这既给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一个升华的机会——结婚;又给张爱玲在胡兰成身边腾出了位置。这一年张爱玲与胡兰成结婚了,他们就这样结婚了,没有法律程序,只是一纸婚书为凭。因为胡兰成怕日后时局变动,自己的身份会拖累张爱玲。这一段时间,也是张爱玲创作生涯中的黄金时间。胡兰成对她的写作是有帮助的,两人会一起讨论一些文学话题。1944年年底,时局明显地在变动。日军在中国的势力已经江河日下。而胡兰成作为汪伪政府的官员,也有了危机感。有一个傍晚,两人在张爱玲家的阳台上看上海的暮色。胡兰成对她说了当下的时局,恐自己将来有难。张爱玲虽对政治不敏感,但此刻,她知道,这个国,这一次是真真连到她的家了。汉乐府中有“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的句子。而张爱玲此刻是真切地体会到了这两句诗的含义。胡兰成说“将来日本战败,我大概还是能逃脱这一劫的,就是开始一两年恐怕要隐姓埋名躲藏起来,我们不好再在一起的。”张爱玲笑道:“那时你变姓名,可叫张牵,或叫张招,天涯地角有我在牵你招你。” 1944年11月,胡兰成到湖北接编《大楚报》,开始了与张爱玲的长期分离。那是一个时常有警报和空袭的时期。有一天,胡兰成在路上遇到了轰炸,人群一片慌乱,他跪倒在铁轨上,以为自己快要炸死了,绝望中,他只喊出两个字:爱玲!这个时候,他还是全心爱着张爱玲的。

  胡兰成毕竟是个毫无责任感的人,来武汉不久,他便与汉阳医院一个17岁的护士周训德如胶似漆。他不向小周隐瞒张爱玲,但又向她表明要娶她——只有做妾了。但小周的生母是妾,她的反应是,不能娘是妾,女儿也是妾。于是胡兰成又进行了一次婚礼,似乎全然忘了张爱玲的存在。而张爱玲对此一无所知。她给他写信来,还向他诉说她生活中的一切琐碎的小事。她竟还是那样投入地爱他。1945年3月,胡兰成从武汉回到上海。在张爱玲处住了一个多月。此时,他才将小周的事情告诉了张爱玲。她是震动的,因为她把自己对胡兰成的爱看作是那样坚贞不可动摇的,但又怎么会冒出来一个小周?此时,张爱玲的心已被刺伤了,但她仍是爱他的。于是她只有默默承受。两个人在一起,胡兰成倒是再也不提小周了。也许他就是这样一个只看见眼前的人。可惜,5月,胡兰成又回到了武汉。一见到小周,就有回家的感觉——他又忘了张爱玲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战后人民反日情绪高涨如昔,全力捕捉汉奸。胡兰成末日也来了,重庆方面定会惩办他这样的汉奸。于是他逃到了浙江,化名张嘉仪,称自己是张爱玲祖父张佩纶的后人。胡兰成潜逃温州,因而结识新欢范秀美。当张爱玲得悉胡兰成藏身之处,千里迢迢觅到他的时候,他对她的爱早已烧完了。张爱玲不仅明智而且善良,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她都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也从不放弃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张爱玲非常委屈,她的心里只有这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的心里却装着几个女人,叫她怎么能不感伤?离开温州的时候,胡兰成送她,天下着雨,真是天公应离情。她叹口气道:“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这场雨,也冲刷了他们曾经的“倾城之恋”。张爱玲已经知道,她这一生最美的爱情,已经走到了辛酸的尽头,再有没有挽回的余地了。此后的八、九个月时间,两人偶有通讯。张爱玲也会用自己的稿费接济胡兰成,只因怕他在流亡中受苦。有一次,胡兰成有机会途径上海,在危险之中,他在张爱玲处住了一夜。张爱玲十分冷淡,当夜,两人分室而居。第二天清晨,胡兰成去张爱玲的床前道别,俯身吻她,她伸出双手紧抱着他,泪水涟涟,哽咽中只叫了一句“兰成”,就再也说不出话来。这就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几个月后,1947年6月,胡兰成收到了张爱玲的诀别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小吉就是小劫的意思。信中张爱玲还顺带给胡兰成寄去了30万元钱,这是她创作《不了情》和《太太万岁》的稿酬,张爱玲对胡兰成可算是仁至义尽。自此以后,这二人一场传奇之恋,就这样辛酸地谢幕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相识于1944年,分手在1947年,只有短短三年,却是张爱玲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人评论:胡兰成之于女人,就如同贾宝玉之于女人一样。一样的懂得,一样的爱惜,一样的成为女人命中的魔星。他与张爱玲,是于千万人当中相遇并且性命相知的,所以才令张爱玲在梦中喊出“兰成”二字……张爱玲对胡兰成,是完全倾心,没有任何条件的,哪怕胡兰成在赞美她的时候,也一样的赞美着她的好朋友炎樱;甚至胡兰成与她在一起时,还偷与苏青密会,被她撞个正着。虽然心头酸楚,但也罢了,因为眼前这男子,是说过要给她现世安稳的。

  胡兰成在抗战胜利经香港逃亡日本。在日本期间开始学习日语,结识大数学家冈洁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汤村秀树,遂成就其学问体系。1974年来到台湾,受聘为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当时叫做阳明山文化学院)终身教授。在台湾文学界对他的评价也是两极化,有人相当欣赏他的散文风格,有人则对他有相当严厉的评论。胡兰成于1981年7月25日在东京病逝。主要作品:《西江上》《今生今世》、《山河岁月》、《战难,和亦不易》、《禅是一枝花》、《中国的礼乐与风景》、《中国文学史话》、《今日何日兮》、《革命要诗与学问》、《闲愁万种》、《建国新书》、《经书新语》、《寄生日本》《心经随喜》等。《今生今世》一书,写了与胡兰成有关系的8个女人,除了后来染病的全慧文及被张爱玲取而代之的应英娣(歌女小白杨),其他的6位,书中所占篇幅竟大致相同,平均用力到如此,胡兰成还是应了他不做选择的话。他晚年出版的《今生今世》中详细的描写了他在爱情与政治上摇摆的个性。《今生今世》中,确切与胡兰成有过关系的一共8位,其中民间女子5位,分别是发妻玉凤、女教师全慧文、护士小周、斯家小娘范秀美、日本女子一枝。剩下的3位,一是红歌女,一是临水照花的才女张爱玲,还有一位,最后则与胡兰成在日本生死相守,终老于岁月。这个女子比起张爱玲的不寻常来,竟丝毫也不逊色,她便是原来上海滩黑帮老大吴四宝的压寨夫人,上海滩的大姐大佘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