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雨伞下》中英互译及读后感(2)

时间:2021-08-31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把雨伞也是富有的象征,穷人在外谋生赶上大雨天只能巴着在富人的伞下求得一点掩蔽,可是雨伞边缘的雨水线汇集了更大的能量,给借共者带来更大面积的浸湿。张爱玲由此像一个社会学家一样感叹道:“穷人结交富人,往往要赔本”。彼时此处不但表达了张爱玲对穷人的淡淡怜悯之情,对旧社会不平等的隐隐控诉之气,而且单从这句话语来看,包含着深刻的经济学意蕴。

  中国乃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道德原则是“礼尚往来”。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质上是效价的交换,应该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那么为何会产生“穷人结交富人,往往要赔本”这种背离伦理和经济规制的社会现象呢?这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解释:

  垄断优势说。在经济没有全面发展的社会,少数富人占有控制着大多数社会财富和资源,在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当穷人不得已要与富人进行物质或经济方面的交往时,富人可以凭借垄断地位开出垄断高价,穷人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其谈判能力的弱小,被迫接受垄断高价下的交易,支付值超其物的交易成本。同时,少数富人垄断了奢侈品和高档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市场,而供给方的穷人由于人数众多,几乎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因此,富人完全有机会给定一个垄断低价,穷人为了再生产的进行和供养家庭,再次屈辱的接受物超其值的垄断低价,出让手中的产品,承担效价的亏损。

  钻石与水的悖论。这是由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国富论》里提出来的,也称作价值悖论。众所周知,钻石对于人类维持生存没有任何价值,然而其市场价值非常高。相反,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其市场价值却非常低。这种强烈的反差就构成了这个悖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若不考虑市场上的其他因素,就供给面来说,水的数量非常大,且几乎随处可见;而钻石呢,是蕴藏在地表底下,且必须经过时间与适当的条件产生,供给非常的少,物以稀为贵,附加值很高。故会产生这样矛盾的现象。同样的道理,富人手里掌握的是往往是精品资源,经过了深加工,科技含量高,因而附加值高,且相对稀缺。穷人大多数拥有的是初级产品,附加值低,穷人受崇富心理的驱使,为了与富人交换自己所需求的稀缺品,就必须打肿脸充胖子,用大量的初级的但效用大的产品去交换,损失很多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