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牛》(2)

时间:2021-08-31

  张爱玲《牛》阅读练习及答案

  ⑴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暗示禄兴家以前有过牛,展示出禄兴家没有了牛后的贫困窘迫,也为后文禄兴去借牛做了铺垫。

  B.小说很注重细节描写,禄兴在空空的牛栏里,“抚摸着粗糙的木头,鼻梁上一缕辛酸味慢慢向上爬”,表现了禄兴对已经被牵走的牛的深厚感情。

  C.禄兴娘子的形象很饱满。她勤劳坚忍,与丈夫辛苦持家,却过着极为艰难的生活,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

  D.禄兴虽然对蒋家的牛很是喜欢,以为“它是一个极尊贵的王子”,但终因它不是自家的牛而鞭打、激怒了它,导致悲剧的发生。

  E.小说使用了留白艺术,比如对于禄兴死亡的具体场景,作品没有做一点点的描绘,却能让人联想起当时的血腥画面。

  ⑵小说开篇写雨后的景色,真实细腻,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

  ⑶小说为什么一再提及农人牵牛唱歌的情景?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6分)

  ⑷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充满了悲凉意味,这篇小说的最后一段,就调出了浓浓的悲凉味;也有人说,结尾一段是画蛇添足,可以删去。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1.(1)【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学作品艺术技巧的能力。

  【方法点拨】D项,“但终因它不是自家的牛而鞭打、激怒了它”有误。E项,“作品中对禄兴死亡的场景有具体的描绘。B项,不十分准确,除了表现禄兴对牛的感情外,还有他对生活困窘的忧虑等。

  【答案】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

  (2)【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方法点拨】审清题干,第一段,意味着这样的开头对全文有重要作用,看这一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再思考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即可。

  【答案】①勾勒出雨后凄冷、悲凉的画面,渲染烘托人物内心的痛苦;(2分)②暗示春雨后即将耕种,为下文禄兴去借牛做铺垫;(2分)③为人物活动提供特定的背景空间。(2分)

  (3)【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

  【方法点拨】这道题考查对小说情节作用的理解,要回到原文语境加以具体分析。

  【答案】①将雨后坟头的衰败景象与农人唱歌进行对比,表现春雨后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2分)②用农人唱歌来侧面表现禄兴借到牛后的畅快心情;(2分)③推动情节发展,农人的歌声让禄兴变得焦躁,进而引发悲剧。(2分)

  (4)【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学作品主题及结构安排的理解能力。

  【方法点拨】探究题只要结合文本,立足原文,思考最后一段与所给问题之间的关系,回答分析时,只要言之有理,说之有据即可。

  【答案示例】观点一:小说的结尾深化了悲凉的主题。(2分)

  ①通过景物的凄清悲凉之色,体现禄兴娘子在丈夫死后的悲凉心境;(2分)②交代禄兴娘子今后人生的凄惨;(2分)③将景物的不变和人事的变对照,让人更能体味出禄兴娘子的命运悲苦。(2分)

  观点二:结尾一段对于悲凉主题作用不大,可以删去。(2分)

  ①禄兴娘子在丈夫死后,感觉一切可恋的东西都飞走了,不用结尾就已经暗示出主人公的悲惨命运;(2分)②结尾一段写景,在前文已经多次出现,没必要重复;(2分)③删去结尾一段,使小说的主题表达更含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