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宗旦非独以书告陈珙,当时为使者于广西者,宗旦皆历告之。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已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为天下者,使万事已累,天下已安,犹须力开言者之路,以防未至之患。况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则宗旦之事,岂可不汲汲载之天下视听,显扬褒大其人,以惊动当世耶!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珙不听,宗旦言不已 已:过分 B.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 略:掠取,掠夺
C.固不可不旌 旌:表彰 D.以防未至之患 患:祸患
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孔宗旦“知而敢言”和“勇于伏节死难”的一组是:(3分)
A.以书告其将陈珙 即载其家走桂州 B.司户狂邪 宗旦犹力守南门
C.事急矣,不可以不戒 吾岂可污邪 D.智高果反 乃杀之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侬智高还没有造反时,孔宗旦就已经有所察觉,并且多次向上级官吏陈述自己的主张,认为“不可不戒”;但他的观点始终没有被接受。
B.侬智高抓住了孔宗旦,想让他投降;而孔宗旦大义凛然,骂不绝口,最终以身殉国。但这样一位高风亮节之人却没有得到朝廷的褒赏。
C.作者认为,当前最大的祸患是人们不能讲话、不愿讲话、不敢讲话,褒扬宗旦,可能会让世人惊讶。
D.本文语调激昂却又言辞恳切,作者在为孔宗旦诉冤的同时,陈说了天下治乱得失之理,提出了“赏善罚恶”“力开言者之路”等观点。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3分) (2)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3分) 《与孙司封书》阅读答案
2.A(应解释为“停止”) 3.C(A项,第一句宗旦知智高必反,书面向上司汇报,说明他“知而敢言”;第二句说的是他保全亲人所采取的权宜之计。B项,第一句是陈珙斥责宗旦的话,不能直接反映他“知而敢言”;第二句是指在城中皆响应反贼的形势下独立支撑,能表现宗旦“勇于伏节死难”。D项,第一句只能间接说明孔宗旦“知”,但不能说明他“敢言”;第二句是智高所为)
4.C(前一句概括全面正确,但后一句误解了“惊动”的意思,文中“惊动世俗,改变风气”,这正是作者写文章为宗旦昭雪平反的真正意图)
5.(1)司户孔宗旦推测到侬智高一定会造反,就写信向州将陈珙报告。(策:策算;书:信)
(2)他们有的隐瞒不说,有的玩忽职守不作准备,苟且偷安,互相推诿,发展到了无法抵御的地步。(或:有的;托:推诿;至于:到……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