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再别康桥 赏析

时间:2021-08-31

  导语:“多情自古伤离别”别离终免不了使人伤感沉郁.古今诗文辞赋对此描述可谓数不胜数,或悲壮有加“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或感伤无限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或泣涕依依“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但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别离诗却是别样的一种情调.这就是被林语堂先生称作“情才”和“奇才”的诗人徐志摩的传世名篇《再别康桥》,它一反传统的“为别而伤怀”的苦痛,更多表现的是“因爱而难别”的清新和飘逸,他就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走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柔媚明丽的《再别康桥》留给了中国诗坛,也把永远的怀念留给了人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再别康桥》,去体会那柔媚明丽的美梦和他的似水柔情吧

  《再别康桥》最初发表于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诗集《猛虎集》。是诗人重游康桥之后,在归国途中写下的一首绝版之作。

  诗人一开头用三个轻轻的,写作别母校的离别情绪,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把自己对康桥的缠绵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在诗人的心中康桥已经被理想化、诗化了,诗人对那里的一草一木,无不包含着深情厚意。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清泉,星光斑斓的夜色,沉默的夏虫,无一不被理想化、诗化、人格化。康河边那婀娜多姿的翠柳被夕阳染成灿烂的金色,宛如戴着红盖头的美丽动人的新娘,夕阳又把她的艳影投入微波荡漾的康河。诗人完全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黄昏美景中,他神思恍惚,心儿似乎又成了康河的水波,那新娘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人对康桥是那么痴迷,以至于当他看到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时,顿生羡慕之情。他竟甘心做一条水草,渴望如那水草一般永远生活在康河柔波的爱抚中,榆荫下那一潭清泉也被夕阳点染的绚丽迷人,仿佛是那七色的彩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