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时间:2021-08-31

  《再别康桥》成为很多文学爱好者争相诵读的诗歌典范,人们都在努力探索其诗歌美好的意境和所表达作者的情感世界,而不是教科书式去单纯的规定理解《再别康桥》的主题思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再别康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是一首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心情的短诗,诗人是崇高、赞美自然的。诗中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打下了极深的烙印。不仅如此,而且康桥是诗人的理想。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然而,满目疮痍的中国,是非颠倒的年代,艰难的民生,使诗人的 康桥理想逐渐破灭。这首诗写于一九二八年诗人重返英伦归国途中。故地重游,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忆,而离别在即,诗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荡起阵阵伤感的涟漪!描写康桥的自然美,表现作者对康桥的不舍眷恋及心底的惆怅,是这首诗的主题。

一、热爱自然和生活美好情感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见景生情,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所描写的事物都是美好的,所以作者对自然热爱,有着美好的憧憬,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再别康桥》中,可以看出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 诗歌重点写的“境”,则是康桥的康河。他敏锐的抓住“金柳”、“青荇”、“波光”、“清泉”、“彩虹”、“星辉”的具体形象,由近及远、由上而下地勾勒出康河的美丽景观。诗人短暂的沉浸在改变他人生理想的美好景色中,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为一体,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虽有别愁,但更多的是爱,这在他的的一篇散文《吸烟与文化之辩》中就能得到印证,他说过:“我眼是康桥叫我睁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振动的。”